第129部分 (第1/4页)

问题是,有些并不是定了罪的,还是在审讯期间,审问的人可能仅仅是嫌疑而已。何况,打板子未必就是为了审讯,有可能只是头一次过堂,打的杀威棒而已!

莫名其妙,豫朝开国的时候定律法的人,脑子少长了一块吧?

楚恪宁这段时间看大豫律,看到这里的时候跟身边的人聊,香豆她们聊过了之后,下去又跟宫女、嬷嬷们聊,聊着聊着,就聊出来了不少的故事。

有些宫女嬷嬷进宫之前就是普通百姓,或者亲眼见得,或者听人说的,有些女人犯的罪跟道德不容许的罪名是不沾边的,有些只是偷了邻家一只鸡,偷了一只狗,甚或者什么都没有,只是跟谁吵了一架。然后被诬陷,告到官府说她偷人,如何如何。

有人告官府就要管,而只要牵扯了这种道德所不容许的罪名的,那妇人就惨了,光脚赤足被拖到衙门,上堂先脱了裤子打板子,然后投入监牢,监牢狱卒们对这种罪名的女人也可以为所欲为,妇人们几乎就是任人宰割。

楚恪宁都实在听不下去。

这么可怕,这不是人间地狱吗?

任由这样的事情发生,还谈什么百姓安居乐业,富足安宁的过日子?

所以,楚恪宁想改掉大豫律中所有歧视侮辱女人的条款,而这只是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她想要改掉几百年来积聚下来的男尊女卑,不敢说如何的平等,但起码女子的地位不能如现在这样低。尽她所能,提高一些。

唐朝的时候,因为出了个武则天,整个唐时女子的地位就比较高,这种事情也从未发生过。开始打压女子地位的,就是从宋朝开始的,到现在几百年,真真将女子打压的抬不起头来。

坐在御座上想了半天,成渝轻声提醒了好几次,楚恪宁终于回了神来了,起身下来,回到了坤宁宫。

今天晚了,也不想过慈宁宫那边去了,就在这边吃了点东西,然后继续看折子。

京郊刑部大牢一下就掉了六颗脑袋,这对于各地的衙门还是很有冲击的,尤其最大冲击的,就是各个衙门的牢房了。

京城这边,都察院、大理寺、刑部这三司全都有司狱,还有五城兵马司,每处都有牢房,既然是从京城开始,那么这几个衙门首当其冲。

一时之间,京城的司狱们都是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不过这种挑出来几个官员组成一个特别的衙门只查一件事情,效果还是很明显的,一个多月的时间,京城内外,周边各县的衙门都查过了一遍,该抓的抓,该杀的杀,风气从这时候开始,一下就转变了。

凌厉的手段能出最快最好的效果。

时间也到了腊月了。

“牲祭祀之用牲畜已于月前供养于牺牲所。正旦祭祀前三日,皇后娘娘需要开始斋戒……”从青州回来的郑卓煜担任礼部侍郎已经一个月了,一接手就要准备正旦祭祀大典,正经就是手忙脚乱,这会儿在朝堂上,给皇后娘娘禀奏祭祀的过程,手里拿了厚厚的一摞纸,一会儿看看这张,念两句,一会儿看看那张念两句,头上都已经冒汗了。

实在找不到,干脆就跪了下去,将所有的纸张放在自己前面,一张张的看着:“前二日,书写好祝版上的祝文,前一日,宰好牲畜……制作好祭品,祀日前夜,由太常寺卿率部下安排好神牌位、供器、祭品……”

楚恪宁坐在龙椅上差点睡着了,闪了一下坐端正了,就发现站在侧面的成渝正担心的看着自己,忙揉了揉眼睛打起精神,摆手道:“郑侍郎无须讲的那么细致,就说一下什么过程,然后等什么时间需要做什么事……找个人在本宫身边提醒本宫好了。”

郑卓煜一听,其实也是松了口气的,忙道:“是。”手忙脚乱找出来一张,看了看松了口气,忙大声道:“祭天典礼过程是……”

发现不太对,怎么还有择吉日?正旦大典还择什么吉日?也许不是这张,翻找了一下实在找不到别的,只能硬着头皮将前面几项越过去,继续念道:“涤牲、省牲、演礼、斋戒、上香等……正式祭祀时,皇后娘娘有迎帝神、奠玉帛……”

又念不下去,不对不对,不是这张。

有几个年老的官员斜睨着他,很是不满。太常寺卿看不下去了,出班道:“启禀娘娘,正旦祭祀的过程,汉朝唐朝时期都有皇后、女……皇祭祀大典仪式之例可遵循,下朝之后臣与礼部侍郎郑大人写个详细的单子送呈皇后娘娘御览。然后在于朝臣们商议如何?”

楚恪宁点头:“好。”如果不是昨天看几个钦差大臣报上来的折子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