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部分 (第1/4页)

�!�

大家听了他的汇报,都非常的振奋,其他物资倒还不算什么,主要是那两万多吨的粮食,这个太给力了。晋中盆地的几个县城的晋商、米店和官仓,估计都被远东扫干净了。

这个年景,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啊,关键是你就是有再多的银子,也买不来粮食。米店和各个大户都捂着粮食不卖,生生的将粮食炒成了天价,而且现在还买不到粮。

李明点了点头,转过头对旁边的林菁华问道:“老林,根据地的窑洞准备的怎么样了?”

根据地的基建工作,目前由林菁华负责,听了李明的话,他笑着道:“根据地的各项基础建设,都是按照之前制定的规划建设的。这几个月,我们在附近寻找了几处合适的地点,共挖了近两千个窑洞。包括生活区、办公区、仓储区、工业区和军营等区域。我们建造的各个窑洞生活区,都是按照大队建制规划的,方便根据地对流民的管理。

因为时间比较紧,流民生活区窑洞的条件比较简陋,每间窑洞三层通铺,挤一挤可以睡五十个人,现在大部分窑洞已经可以入住,但越冬应该没问题。每个流民大队生活区,都建有公共厕所、食堂、饮水区、储煤点和仓库。

另外办公区、仓储区、工业区,以及部队营区的窑洞条件相对好一些,冬季取暖的情况也不错。我们正在抓紧施工,在入冬前争取把所有的窑洞都建造完毕。但冬季取暖用煤的需求比较大,我们在各个居住区建设的储煤点儿,目前还有很大的缺口,我们正在抓紧储运煤炭,保证各个生活区的冬季取暖用煤。”

周林想了下道:“这段时间我带领一批流民和民兵,在根据地周围的坡地,开垦了一些荒地,预计明年春天可以种植近万亩的玉米、土豆和红薯。但是这里的地下水资源情况一般,我们在各个地区打了很多水井,但只有六成的水井能够出水,明年农作物的引水灌溉工作,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困难。

我建议在入冬前,加大对农田灌溉设施的投入。这些天我也做了一个农业基础设施的改造计划,在附近山区的几个地下水丰富的地区建立水源地,用整齐机组做为抽水泵的动力,建立完善的农田灌溉系统,保证万亩农田的灌溉工作。这个计划一旦实施,也能解决未来根据地的工业用水和民用用水需求。”(未完待续。)

第七百四十五章粮食(上)

山西吕梁山根据地管委会的几位常委,一连开了三天的会,确定了根据地下一步的工作方向。首先是要抓紧完成根据地的基础建设工作。

然后就是入冬前完成流民的收拢任务,根据地目前的准备情况,包括粮食等物资的仓储情况,以及根据地其他各项工作的准备情况,今年吕梁山根据地预计可以收拢五万余名流民。随着根据地各项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争取在三年内,未来的吕梁山根据地,最终收拢流民的数量将达到三十万人。

远东在陕西、山东、河南、南直隶、河北等地的游击支队,也在近期发动攻势,劫掠各地的一些县城和农村土堡,收集粮食等物资,在各地收拢流民,创建根据地。

但他们今年并没有建设根据地的时间,预计收拢流民的数量,都不会太大。各地的根据地将会在明年建设根据地,然后再加大收拢流民的数量。

因为大明北方各地的流民数量巨大,各支队收拢的流民,也有相应的标准,收拢的流民将以青壮和妇幼为主,对于老弱流民,各个游击支队就无能为力了,估计他们可能熬不过这个冬天。

如今远东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公司几乎停止了所有的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耗费了大量的资源,拼命的从大明收拢流民。预计在入冬前收拢流民的数量,将达到史无前例的两百多万。

这些流民将安置在辽东、济州岛、外东北、台湾、吕宋、朝鲜、南洋和锡兰等地。两百多万流民的管理工作,对公司来讲,倒不算什么大问题,毕竟这几年公司培养了大批的基层管理干部,都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民委会各个部门对移民接收工作,经过几年的运转,更是得心应手。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保证这两百多万流民的温饱。这需要几十万吨的粮食,才能熬到明年的秋收。在这个时代,农业生产水平非常低,亩产一两百斤的地区比比皆是。

虽然远东公司为了应付崇祯大旱的流民潮,利用各种途径,购买了大量的粮食等物资,并在各地建造大量的仓储区,建立了完善的战备粮食储备机制,但面对汹涌而来的大明灾民,远东公司的战略储备也勉强能满足如此多的灾民近一年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