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部分 (第1/4页)

现代社会的中南半岛基本都是农业国家,半岛上蕴藏大量有色金属矿藏,其中铅、锌、银、锑、铜、锡、钨等矿藏均占有重要地位。其他矿藏主要有煤、宝石、岩盐、石油和天然气。

此外水力资源和森林资源也相当丰富。干季及雨季较分明,半岛上的各国均为农业国家,产柚木,橡胶、水稻、甘蔗、油棕、椰油、胡椒等,其中橡胶和油棕产量居世界首位。

以前远东公司之所以没有动中南半岛,主要是远东公司一直缺粮,而中南半岛一直是东南亚重要的产粮地区,远东公司每年都从暹罗、柬埔寨王国进口大批的粮食。

所以远东公司才没有发动进攻,一旦破坏了当地的农业结构,远东无法寻找新的购粮渠道,短时间公司根本无法恢复那里的农业生产。而且当时公司没有足够的人口和资源,来开发中南半岛地区。

而且中南半岛的气候炎热,以前公司也考虑到大明北方的移民,不一定能适应那里的环境。一旦准备不好,造成大批意外的损失,就得不偿失了。

但自从崇祯大旱以来,无数大明北方的流民,让公司措手不及,不但发生了粮食危机,接受安置流民等工作,也让公司忙得焦头烂额。

为了缓解辽东地区的压力,公司陆续向吕宋、南洋和锡兰地区安置了几十万的流民,发现经历过灾乱之年的大明流民,显示了极强的适应能力,根本没有受到东南亚热带气候的影响。

经过几年的努力,远东不但解决了粮食危机,各个控制区的人口逐年增多,并且逐渐的适应了应对大规模流民的办法,各方面工作也逐渐走入正轨,所以公司决定开展中南半岛行动。

相对于其他地区,中南半岛恶劣的热带雨林环境非常复杂,而且中南半岛上的几个国家,也都不是南洋各岛那些土王相比,征服这一地区,需要动员大批的军队。

现在军委会征服了日本,也为进攻中南半岛打下了基础。至少远东军的病原解决了。远东目前拥有十余万敢死军部队,全部都经过完善的训练,并经历过印度战役的实战考验。这样一来,远东进攻中南半岛的主力就有了。

可能有人要问,历史上华夏天朝在最强大的时期,为什么没有征服中南半岛呢。其实封建社会的经济模式大致有三种,农耕,农牧,畜牧,其中农耕模式是最先进的生产模式,封建中国是完全的农耕国家,对土地的要求就是要能够耕种,不能耕种的地方统统视为蛮荒之地

中南半岛丛林密布,不适合大部队进军,而且西南疆经济基础薄弱,军队南征的装备和粮食,很多都要从内地转运,根本支持不了长期战争,最主要的一点是当地的经济实力也太差,实在引不起当时中国统治者的兴趣。

远东来到了这个时代,对于南洋、中南半岛和北方广袤的地区,必须要彻底掌握在华夏民族的手中。

未来的华夏民族,南洋诸岛和南海将成为中国的内海,东有岛链作为护卫屏障,南下可以直接到印度洋畅通无阻。大陆西部则没有强国之忧患,而且还有连绵的山脉作为屏障,北部拥有广袤沙漠、戈壁和草原等广阔的战略纵深。

外东北、西伯利亚、东南亚等地还有数之不尽的自然资源,现代中国缺乏资源的情况,也就再也不复存在。印度次大陆、东南亚、中南半岛。东北、外东北等地还有大片肥沃的耕地资源,大批中原来的百姓将不断的移民到这些地区,缓解中原的人口压力。(未完待续。)

第九百二十八章情报部的计划

一艘飞艇缓缓的降落在吕宋马尼拉军港,早已等候在这里的一帮人连忙迎了上来。其中包括马尼拉守备区司令部的各个负责人,以及吕宋岛管委会主任和一众常委委员。

当几个人从飞艇吊舱里下来的时候,附近执勤的远东军官兵都惊讶万分,他们发现远东军的大帅次帅竟然同时莅临马尼拉,大家都紧张了起来,满脸崇敬的看着他们,心里都是激动万分。

高建国和李明、林华等人下了飞艇,和前来迎接的众人一一握手,然后一道来到了马尼拉守备区司令部。他们两人同时来到了吕宋,大家就算再傻也知道要有大事发生。

如今军委会众人基本分驻四方,高建国坐镇沈阳总揽全局,乔海鹏在印度,李玉坤在外东北,石明峰在南洋,李明则虎踞西北,执掌西北野战军。远东军委会的两大巨头同时来到这里,其实有心人已经猜出了一些什么。

第二天,乔海鹏也乘坐飞艇来到了马尼拉,使得马尼拉的众人都感觉到了压力。接下来的几天,海军部的二号人物周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