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 (第1/4页)

淙站�雒妫��堑却笳奖�⒑螅�呕峥�罢匠。�敲矗�梢栽ぜ�氖牵��诘姓记��俑�莸亍K�裕�枰�诟��亟ㄉ璩跗冢��轮鞴苡涤幸欢ǖ男姓�芰Α���

在场的所有人都静静的听着,曾一阳说的并不复杂,他们都听懂了。

在座的都是红军的高级将领,在这两年里,大部分都去过中央学习。

除了军事上的,还有政治理论课程,国内国际形势的,但是很多人都听了个大概。这个时期,对中国研究透彻的国内还是有不少人的,但能够占到全世界,从整个国际上动态,来诠释各国之间矛盾的,就没有几个人。

恰好,曾一阳就是这么一个人。

“哎呀军长我明白了。”吴高群开心的大笑着,因为让他很郁闷的是,已经回到中国的李德,在红军大学当起了老师,给高级指挥员讲课,专门讲国际形势。

李德跟着曾一阳一路从江西走到西北,别的没有学到,就是学到了连个字‘务实’,知道的他讲,不知道的他就不说。

可问题是,李德不是一个中国通,对亚洲的了解也仅仅在于,苏联和日本的对立关系上。一方面,苏联迫切希望日本放弃对苏进攻计划。

莫斯科很关心日本的动态,苏联海军在吨位,训练水平也,战斗力上面都不占优势。反而是处于绝对劣势,一旦苏日大规模发动战争,苏联的海军反抗,就如同是猴子和老虎的战斗。除了逃走,没有一条路是行得通的。

加上远东铁路其中一部分在日本人手中,这样苏联的后勤补给也有被切断的危险,除了大部队在蒙古边境集结,于伪满对峙之外,别无他路。

作为共产国际的派遣人员,李德很有必要将日本的威胁夸大,一方面他可以被重视,另外就是也是共产国际的命令。

情绪高昂的李德,最了解的还是欧洲的情况,德国是他的祖国,后来在苏联也学习生活了很多年。这样一来,李德的课就变得枯燥无味起来,讲离开中国十万八千里的欧洲局势,让这些红军将领很疑惑。

隐约又感觉到,解放欧洲,这个神圣而又艰巨的任务,跟刚刚吃上饱饭的中国红军没多大关系?

吴高群就是其中的一人。

对于上级指示都是一丝不苟的执行的吴高群,除了将所有的听课笔记,都背了他天昏地暗之后,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他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脑子里都是一团浆糊。

这回,曾一阳这么一说,顿时心里通亮了起来。对中国有着莫大关系的,从国际上来说,也就是远东局势,远东各方势力中,重中之重就是日本的态度。

第一零八章 战略意识(下)

第一零八章战略意识“军长,我们也做过推演,但是感觉总缺少点什么。”

陈树湘思量了一会儿,期望的看着曾一阳。

日军全面侵华,这样的大事谁也说不好。

因为,一旦成真那么就会成为生死一战,你死我往的局面,无法确切预料。

“说说你们的推演,我也听听。”

曾一阳暗自欣慰,现在的红军不但中央领导的眼界高了,加上和德国的兵工厂建设上的合作,所得到的好处不仅仅是建立了一个兵工厂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通过和外界的接触,让党的主要领导人,都掌握了更多的信息,对国际形势的把握,将更准确。

不但如此,连四十军的军级干部,都开始对中日战争的战略层面有了思考。

这绝对是不得了的事情,假以时日,曾一阳相信,和他坐在一起的这些人完全有能力,成为战役级的指挥官。

红军接受改编,成为抗日的一股力量。

对于红军来说,是机遇,可遇而不可求的机遇。

抗日战争的打响,不但是成就了红军,从弱小到壮大的质变;同时也成就了蒋介石政府,真正的掌握了除八路军,新四军等**领导的军队外,其他国内的军队。

所以说,抗日战争中,蒋介石并没有失去什么,而是获得了比他想象的多的多的利益。

从行政区域上来说,抗战前,全国仅仅有九个省听命于南京政府。

其他地方都是军阀割据,或者是红军的苏区。

连当时中央银行行的货币,许多地方都无法流通就是很好的说明。

随着陈树湘将偌大的中国地图前的幕布拉开,一张算不得很标准的中国地图出现在了眼前。

曾一阳能够清晰的判别,这张地图是军部的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