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部分 (第1/4页)

虽然仓库内的物资堆积如山,眼看着拿出去一点,就少一点。

从30年开始,国民政府一直在筹备着战略延伸的部署,这有‘德国国防军之父’——西赛特的建议,在全国建设兵工厂,以应对将来的战争需要。可国民政府在西南的兵工厂不过数座,规模和当时国内的三大兵工厂根本无法比拟。

武汉一丢,中国第三大兵工厂就此从国民政府的控制区域上消失,国军的这些将领,就像是疯了似的,开始争夺本来就不多的物资。这也包括蒋介石嫡系之间的争夺。

在39年,多次蒋介石嫡系的反攻日军作战中,有多半都是为了物资补给,而做出的样子工程。尤其以胡宗南的17军团为主力,发动的豫东战役,一场战役规模的大战,竟然只有消灭日军几百人,却动用了二十万国军兵力。

蒋介石在侍卫的高声通报下,缓缓走进乱哄哄的会场。

偌大的一个大厅内,在一句‘委员长到’的通报下,突然静了下来。但静下的是人的嘴巴,不能让人心也静止下来。

近百位中将,上将,都说重庆的将军多,此刻的会场,正是将星云集,却无战场萧杀之气。蒋介石压了压手,不耐烦的说道:“都坐下。”

“你们都听了西北的新闻了吧?心里就没有一句想说的话吗?”蒋介石恼怒的质问着眼高于顶的国军将领,心底的愤慨也不由的多了一分。曾一阳带着一万多人,在几十万关东军的环视下,竟然在关东军的眼皮子底下打地盘。

和关东军去争,别说是在清醒的时候,即便在睡梦里,蒋介石都没有想过。当来这么多年的政治领袖,他已经对部下的不作为有了一种免疫,要是哪天,真的那个集团军,靠着十万人枪,打到了南京,这该让他怀疑,这个部下是否为了让自己宽心,实际上日军的大军离重庆都不远了。

“校长,我举得这纯属无稽之谈。”胡宗南第一个站起来,慷慨厥词:“众所周知,关东军历来是日军之精锐,数量已经从30年初的两万人,膨胀到三十万左右,即便在诺门坎日军吃了败仗,但损失能有多少,我估计最多也就十万人左右。还有二十万哪?这不是二十万头羊,拿根鞭子赶就能赶得动的。”

哈哈哈——

不少将领被胡宗南调侃的口气说笑了,胡宗南的秋季攻势以大败的结局收场。正是待罪之身,容不得别人做的比他好。

管什么名将不名将,在中原大战的时候,胡宗南已经名扬于国内,当时的曾一阳在那里?

还不是在苏联当他的读书娃,而且光说共军的成功,不是扬他人志气,揭自己的短吗?从这一点来看,胡宗南的质疑,是非常有市场的,尤其是,在广西战场,国军已经抵御住了日军第5师团的进攻,南宁丢失的阵痛,渐渐的开始被人遗忘了。

和胡宗南穿一条裤子的宋希濂苦笑着,这个琴斋,好不晓事,这当口还质疑什么中共是否虚报战功的问题。40军自从组建一来,没有接受过国军的给养,也没有从军政部支取过一分钱的军饷,曾一阳的名气,难道是吹出来的。打了败仗,要低调的道理都不知道,说白了,宋希濂和胡宗南走在一起,是利益的趋势。

但他对胡宗南的作为,却是有些不齿。

装备最好的武器,老头子可一点都没吝啬,都给了他胡某人,可结局,还是让74军,1、第5军抢去了,不想想其中的道理,和日军作战,就一个字‘败’。

迎着头皮站起来的宋希濂,尴尬的一笑:“我估计是中共在伪满搞了一个工作组,然后宣布,这地方是他们的了,这样的话,还有些说服力。”

“曾一阳是一员帅才,不可多得,难道中G真的舍得让他主持东北战局,这无疑是将他送上死路,除非……”宋希濂托了个长音,话讲到一半,嘎然而止。

“除非什么?荫国,你就别卖关子了。”心急的刘峙急切的追问道。刘峙别的本事不大,但他心知蒋介石最喜欢听什么,那么他就说什么。福将的名声,不过是虚名,更多的是蒋介石对其的宠幸。

“除非,曾一阳不在伪满,而在苏联。”宋希濂语不惊人不罢休道:“从这方面来说,党国应该加强对伪满的情报侦察。”

一席话让蒋介石频频点头,宋希濂还是明白事理的。

第一七一章 谍战

加强对伪满的情报控制,蒋介石头一次在败退重庆后,在军事会议上,获得了一个建设性的建议。

主人一句话,跑断奴才腿。

蒋介石自然不会在军事会议上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