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部分 (第1/4页)

留在手中的兵力,想要牵制十万日军,凭两万部队是肯定办不到的,那么他的依仗是什么呢?

蒋介石询问道:“你说说,曾一阳还会有什么依仗?”

戴笠这才说道:“据消息称,陈光带领3万大军,已经进入东北辽宁境内,不过消息还在核实之中。”

“陈光入满?”蒋介石故作高深的点了点头,心说:这消息肯定不用核实了,曾一阳要是没有这些依仗,根本就不会发动围歼日军11师团的举动。这对于曾一阳来说,即便胜了,也是惨胜。

陈光的厉害,在国军也是如雷贯耳,在山东的日军,面对陈罗大军,一败再败。连胡宗南在河南和汤恩伯两人,都以为,日军的战斗力下降了,发动了豫西大战,二十万大军,进入日军控制区,仅仅取得了击毙日军数百人的战果,以惨白收场,震动军界。

蒋介石这才明白,曾一阳压根就不是为了围歼关东军11师团,而动用其一半以上的兵力,围住日军主力。

而是有更大的意图,控制松花江以北区域。

要是战略意图完成,那么在中国战场,西北政府取代国民政府也不是不可能。那么,国民党中央报纸上传言的,抗战国民政府为主力,还就是一个巨大的笑柄。

蒋介石闭着眼睛,头痛不是病,而是烦恼。在抗战之初,他心中的想法,是抗击日军主力进入中国腹地,但两江丢失,两湖的控制权也渐渐的落入了日本人的手中。

中央军一败再败,想要发动一场大战,已经是妄想。

这个时候,应该是让报纸停止对中共的消极宣传,而是行事他政府领袖的权力,对曾一阳予以肯定,然后在江南,清除新四军的势力,将战火彻底引入北方。

“雨农,通知军统控制的报纸,停止对两江的报道,发布一条军令。”蒋介石顿了顿,接着说道:“电令,新四军北上抗日,不得有误。”

“校长,这个?”戴笠非常疑惑,这个命令应该有侍从室发出,或者更正式一点,应该是从军政部下令,而让他在报纸上传达,这是否有些弄错了。

“军政部的命令,已经下达了。惕我你督促顾祝同和新四军方面交涉,在年内一定要让新四军撤离江南,违令……”

蒋介石突然停顿了下来,过了一会儿才说:“违令?讨伐。”

“是。”宣铁吾虽然心中震动,但听了蒋介石的命令之后,也是站起身,立正服从。

“校长,还有一件事,二战区的情报上,八路军在集结兵力,太岳军区等主力都已经发动了对日军铁路沿线的袭击。不过战斗规模并不是太大,但山西已经乱成一锅粥,各处都是小部队在作战,日军在铁路沿线的部队,也被截断成数截,各自为战。”戴笠见蒋介石心情不悦,但有些事情,他还真不敢瞒着蒋介石。

“应该是迷惑陈光入满的军事袭扰,不必管他。”蒋介石摆摆手,无力道。

他怎么也想不到,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战役,要比东北曾一阳发动的夏季攻势。从规模上大上好几倍,战役才刚刚两天,各地作战的部队,总兵力已经突破40万人。

而且,在河南和河北的部队,还没有全部动员起来。

一旦所有的兵力全部动员起来,兵力将是日军在华北的两倍以上,突破60万大军都不是难事。

而不是蒋介石认为的一场配合陈光的掩护作战,是烟雾弹,迷惑日军华北方面军的作战。让其部队,无法抽调入满洲,增援关东军的小战役。

欧战的爆发,然蒋介石非常伤神,英法联军在欧洲大陆上的大败,已经让他心中非常担忧。加上抠门的英国人,在远东希望中国人拖住日军南下的步伐,要是国军没有一场大胜,将意味着英国的军事援助也越来越少。

这算什么?

中央军快要成了英国人的雇佣兵,要点物资起来,都要拿着鬼子的人头去换不成?

蒋介石心中大恨,宣铁吾见蒋介石精神不济,也推出了房间,和侍从室内的那些老同学叙旧去了。

正当戴笠要回去的时候,一个蒋介石非常头痛的人物登门造访。

“校长,周主任已经在院子里了。”

蒋介石困顿的神情一下子突然像是焕发了青春一样,眼神都亮了很多,接过用冰水泡过的毛巾,在脸上擦了一把。戴笠甚至能够感受到,在毛巾贴在脸上,蒋介石那战栗的身体,通体透着凉意。

“带我去门庭迎接。”周副主席,一向宽厚的举止,在黄埔军校里,对学生的影响也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