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部分 (第1/4页)

野战部队的作战经验不缺,对付鬼子的办法多的是。想要拖住一两千鬼子并不困难,即便rì军一个联队以上的兵力去为建筑230团也很难得逞,毕竟230团的位置在山林边上,打不过,钻林子的经验可要比鬼子丰富的多。

“纵队后勤还有多少驮马?”王炳询问道。

“300多匹。”

“抽出一半的驮马,将后勤的弹药匀出步枪和机枪弹药20万发,迫击炮弹300枚,并准备一个团半个月的口粮乘着rì军还在调动先运过去。”王炳南的决定注定230团将在这场大战中大放异彩。

在半天前的伏击战中,李明远就利用了从rì军中的缴获,补充了一部分部队的弹药。但是粮食没有缴获多少。大部分都是rì军的罐头,这些东西虽然能比炒米存放的时间长一些,但运送起来也不容易。

9纵的运输队乘着天黑,小心翼翼的越过了北线的科洛河,往大山而去。

半夜时分,带着命令和补给的运输队被在外禁戒的230团哨兵给拦了下来,李明远看到150匹驮马眼珠子直放光,就想是夜里森林里的狼一样:“刘干事,你还亲自跑一趟?这驮马和补给我收下了,这就给你写收条。”

李明远从兜里拿出一个小本子,小心的撕下一叶白纸,就着马灯微弱的灯光,拔出钢笔刷刷几个大字,就把一份收条写好了。交给到政治部刘干事手中。边上的230团的战士立刻就牵制马往林子深处走去。

“驮马是司令部借给你们团暂时使用,哦对了,我这里还有司令部的命令,还有司令员让我给你带一句话来,别管rì军多吗猖狂,但是北线一定要搞出大动作来,让小鬼子一刻不得安宁。”刘干事接过李明远送过来了的老刀牌香烟,在华北9纵威风,但刘干事这样的营级干部的也只能在腰间跨一根铜烟锅,反而部队进入东北之后,好烟不断。

小鬼子的人不怎么样,可香烟确实够劲,老刀牌香烟冲鼻子,但比烟袋锅抽上去绵软一些。还有铜皮的香烟盒子用起来一个叫方便,还不怕香烟变形。华北的守备小鬼子和第8师团的鬼子装备比起来,简直就是渣渣:“230团在正面吸引鬼子,不用担心rì军的兵力多会对你们团构成威胁。纵队侦查科长盛山亮带着一个工兵连和一个侦察连已经渗透到鬼子的后方,随时可以支援你们团。”

“这就是说只要和老盛联系上了,230团就能前攻后袭扰?”

“是这么个意思。”

李明远眼前一亮,这对他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行军打仗什么都不怕,就怕自己是孤军。

纵队主力距离自己虽不远。

可随着部队往山里转移,两军的间隔将越来越远,远水解不了近渴,但有一支由纵队侦察连组建的小分队出现在rì军后方,就简单的在补给线上埋上地雷,就够小鬼子喝一壶的了。

和鬼子野战部队作战,最不怕的就是密集冲锋进攻,小鬼子也是人,子弹打身上保准一个窟窿眼。可要是让鬼子的炮兵发挥了优势,仗就往往不好打了。

但炮兵消耗大,一般作战,需要补给车不断的从后方拉送炮弹到前线作战。只要rì军的补给线受到威胁,鬼子手中最具威胁的战争武器就发挥不了作用。甚至小分队运气好一点,还能打个伏击,将鬼子正在转移的炮兵阵地端掉几门大炮。

这仗打起来就有意思了。

李明远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部队的干部奇缺,按照他的想法,打完仗让纵队给补充一些,自己从作战部队里提拔一些,但见到刘干事,不由的眼前一亮:“老刘跟你商量个事,反正一时半会儿也走不了,先到我的1营代理一段时间的教导员如何?”

“马瑞的1营?”刘干事名‘林义’,和马瑞是老乡。

都是从一个游击队中走出来的老兄弟,不过马瑞的脾气暴躁,真要让刘林义敷衍着迁就,他也不是这样的人,连忙摇头道:“不行,给谁搭档都可以,马瑞不成。我俩脾气犯冲,在一起准出事。”

“我可听说你们是一个游击队中混出来的老弟兄。”李明远笑的有些贼。

熊立本也见机插话道:“老刘,你在纵队政治部刷标语,带着一群文工团的女学生唱唱跳跳的,我都看着给你鸣冤。来作战部队,立功受赏这才是爷们干的正经事。下部队就要下230团这样的主力团。”

“熊立本,你说这话可不厚道。你刚提上副团职的时候,还不天天到我哪儿来找对象?要不是文工团的姑娘们受不了你一身的大葱味,你还不像猪八戒进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