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1/4页)

“老苏,情况如何。”曾一阳先问李家庄的情况,毕竟只有把这里的敌人肃清后,他们才能够离开。

不然将有腹背受敌的危险。

苏长青这才露出笑容,笑着说:“战斗很顺利,我方牺牲二人,受伤十五人,但都是轻伤。全部消灭对方的民团,歼敌一百三十余人,除民团团长王鹏举带着数人,仓皇逃走,其他人都已经缴械。另外李文彬也在战斗中,被乱枪打死。”

“通过这一仗,战士们渐渐的习惯了战场。战士们反应热烈,战斗**全面的调动了起来。虽然有同志牺牲,但没有影响到战士们的士气,反而更高涨,叫嚷着要为死去的战士们报仇。一定要抓住逃走的王鹏举。”苏长青高兴的说道,他不清楚,这江浙一带的兵,也很优秀。一直以为,只有川南,湘西,汉中兵才是一等一的好兵。

原来,当地位于三省交界处,又多山少地,不少人有农闲上山打猎的习惯。

久而久之,这里的民风也彪悍起来,乡民们的体质也相对较好,出好兵是必然的结果。

“老苏,我们接到消息,有两个营的兵力,正向我方移动。两个小时后,将运动到庄口外,两里地的那片树林区,我以派刘三民带着三连去阻击对方,说说你的意见。”曾一阳向苏长青询问道。

苏长青听完也是一愣。心说,最怕什么来什么。

接过曾一阳手中的地图,出于习惯,曾一阳并不是太依赖地图。反而行军到哪里,他的图也画到哪里,另外带着几个会点文字功底的战士,带着他们勘察地形,先把参谋部的工作带了起来。

刘先河低头看着图,心里不断的计算着,过了大概有三四分钟的时间,才抬头说:“敌人虽然比方我方多一半的兵力,但在河滩口哪里施展不开,一次投入的兵力也就是一个连的兵力。如果有一支部队,能迂回到敌人后面,那么将有可能将敌人的防线压缩到狭窄,且没有隐蔽无的河滩边上。加上我方有炮兵的支援,全歼这股敌人也不是问题。”

苏长青的答案和曾一阳不谋而合,这让边上的刘先河顿时放心了不少。

第四十六章 血战李家庄(3)

刘先河考虑到,部队和苏区也不过是十来天的路程,要是有一场阻击后撤离。应该可以脱离敌人的尾随追击。

于是就问:“如果我们阻击后,然后撤离,再和苏区联系,有部队接应我们的话,只要有五天就安全了。而现在硬是要歼灭对方,相比我们兵力上不占优,太冒险了。”

曾一阳闻之无奈的一笑,收好了手中的地图,才说:“我也想这样,但我们的情况不允许这样做。首先,我们的军心还不稳定,在有敌人在背后追击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逃兵,这样队伍也就散了;其次,我们前方对方扼守住了,不击溃他们,无法进入大山中,从而安全撤离;最后,我们是无后方作战,补给困难,而对方的补给可以就地征集,就会出现对方越追,战斗力越强,而我军将进一步战斗力消弱,最后被对方击溃的厄运。”

苏长青听着曾一阳的论述,不断的点头。背后的这根刺,不拔掉,他们永远也不会安生。

不懂军事的刘先河也明白了,这仗必须要打,关系到这个部队的生存。

“一阳,你看,我虽然不懂军事。但要是在阵地上,也还是可以当一个士兵来用。而且当初我也参加过工人纠察队的训练,虽然不是神枪手,但开枪杀敌人还不是问题。”刘先河想到,一旦上战场,他这个名义上党在部队的成员。不但不能帮助战斗,还有可能会有专人保护。

他不想成为一个一无是处的人,即便在军队中,他不是合格的士兵,但可以是一个合格的战士。

合格的士兵需要训练来完善,但战士只需要有坚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仰,这一点他比谁都不缺。

“不,我们还有一个任务需要人来办。”曾一阳果断的否定了刘先河的想法。这让刘先河很失望,正想站起来和曾一阳理论,还没等张口,曾一阳就接着说:“我们现在在浙江省的衢州地界,隶属于蒋介石的重要区域内,我军很少能在此地开战群众基础。所以,乘着这次机会,我希望能将李家庄分家给贫苦老百姓,虽然分地不现实。但需要宣扬我们的政策,这就足够了。”

刘先河这个时节才想起,红军在作战后,大多数情况下,会拿走自己需要的补给,然后将带不走的再分给老百姓。

这个李文彬别的东西没有,但是粮仓建了一座又一座,白花花的大米堆满了整个粮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