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 (第1/4页)

而且他,还是在普通的系院里,接受的军事教育。如果说那些肩上扛着将星,身后带着警卫员的高级班学院眼里,他不过是个小娃娃。加上,本来他被派到中国来,不过是一个军事助理,左盼右盼都没有盼来总顾问,于是被一伙别有用心的人,硬绑着驾到瑞金,套上了总顾问的帽子。

这件事情,就在第一天,就被曾一阳揭穿了。正因为曾一阳不认识李德,才明白,李德只不过是一个军校刚毕业的毕业生。曾一阳几乎全认识当时伏龙芝里高级班的学员,那些在苏联红军都是师长,师政委的将军们来当这个总顾问,他也不会质疑。

而让这样一个没有带过兵的人物,做整个红军的军事顾问简直就是儿戏。李德也不争气,身体上,流淌着浪漫主义血统的他,到瑞金第一件事情不是工作,而是要求‘幸福’,这个‘幸福’的基础简直伤透了中央里将他捧上去的几位的脑细胞。李德虽然长得不算高大,但高鼻梁、蓝眼睛、外带一头棕色的头发,是个真的不能再真的洋鬼子,要在当时的中国农村,尤其是山村里,他这样的‘困难户’绝对不肯能体会到自由恋爱的滋味。

这段时间,李德这个叫高兴啊!

不但和军事学院里的明星,曾一阳这个被院长都捧在手心里的天才攀上了关系。想想曾一阳是谁啊!上课直接在高级班,和一帮早就是师级的首长当同学,李德也不过是在学校里听说过这么一个牛人,没想到,在瑞金还真的遇到真人了,他那颗萌动的心又开始活泛起来,他有种直觉,跟着曾一阳,他必然会成为让所有人敬佩的大将军。年轻有为的他,到时候,还少的了热情的俄国姑娘的......

每次,想到这里,他心里总是美滋滋的。

而且那几个将自己硬拉到苏区的家伙,说要考虑考虑自己的‘幸福’问题。军校四年,没知道女人味,一毕业,还没有能好好的在苏联享受到俄国姑娘的热情,就到了中国,他心头的怨气大了去了。他们要考虑,李德自己绝对不再考虑了。

博古接到王明的电报,让他要尽一切可能抓住军队,但他却发现,王明这伙躲到了苏联,却把一切不可能办到的事情都推到了他的身上。

做好了,是王明领导英明;做错了,却是他犯了主观盲动的错误。

这不,李德兴致勃勃的看着**吸烟,这段时间,**的烟瘾见长,加上存货颇多,也不控制了,就一根接着一根的这么吸着。

发现有人盯着自己看,**一抬头,就看到李德那张几乎从来没有变过的笑脸,正乐呵呵的对他笑着。主席对着对方一点头,算是回答了。历史上,李德的出现,让所有红军高级将领都很不习惯,当然这和他的身份有关。

但现在,曾一阳是毫无保留的支持自己,李德又摆出一副追随曾一阳的架势,所以,主席也从心里对李德改变了态度。

李德把着手里的一个空碗,心说,这不是开会吗?坐了两个多钟头了,就没见一个说话的,自己都喝了六碗开水了,稍微有点动作,一肚子的水就不安分的晃荡,有心上厕所,显得不太严肃。

实在看不下去了,李德拒绝了给他续水的中央工作人员,咳嗽了一声,才说了一大通,随后,翻译伍修权将其原话口译给大家听。

“正像我刚来这里,就说过的一样。我来中国的工作,不过是格里戈利·米哈伊洛维奇·施特恩将军的助理,只是协助他一些军事上的文件处理,就像是一个秘书一样的工作,他才是你们的总顾问。由于,施特恩同志没有如期到中国,有些同志让我担任苏联在**的军事总顾问,这是很不负责任的做法。怎么能够让一个秘书,一下子就成为一名总司令呢?我一再的拒绝这样的工作,不是说我有多么高傲,而是我明白,在军事上,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李德顿了顿,发现所有人都聚精会神的听着他的讲话,满意的点点头,接着说:“我不能,也不会,忽悠你们——”最后这句话,是李德用中文说的,虽然很生硬,但与会的所有人都挺清楚了。

‘忽悠’一词,来源于曾一阳的口中,在几次切身体会到其中‘忽悠’的力量后。他才深刻意会到词二字的博大精深。

所有人,都被李德的说辞给惊呆了,这算怎么回事?

正所谓,有人欢喜,有人忧。博古被李德的不着边际的结束语,雷了个外焦里嫩,想起自己才是中央的总书记。连忙接过话题说到:“幽默,西方式的幽默,大家千万别对李德同志的玩笑话当真。”

一边说,一边擦着额头的汗水。这个李德怎么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