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 (第1/4页)

刘建绪正在发愁,湖南的兵虽然比起其他省份来说,要多很多,加上在新编的新兵,凑成十个师都是没问题的。

可问题又来了,湖南是红军的活跃地区,相比江西中央军的重兵困守,湖南人的事,必定要靠湖南人解决。这样一来,兵力上就捉襟见肘起来。

湘东南,紧靠罗霄山脉的南部,正是井冈山地区,附近的莲花、茶陵等地,都是红军的根据地。地形复杂,具体这一带有多少红军也不好说。

贸然撤掉衡阳、攸县、安仁等地的重兵,一旦红军在此地出兵,兵力匮乏的衡阳就会不保,危机南方的永州地区。广西的那几位,对何健可是恨之入骨,桂系的覆灭,何健可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没有他在湖南的断然反水,桂系部队也不会被拦腰截断,从而被失去后方支援的情况下,土崩瓦解。

是恩怨也好,是不解也好,总之,刘建绪很为难。自从当上这个四路军的副总指挥,何健几乎就不管湖南军队的事了,相反,对于政绩颇为关心,今天办个乡绅联谊会,明天就要赶着去给那个回湘办实业的大老板剪裁。

“钧座,何主席相邀,汽车已经在外头等着……”副官小声的在他耳边说道,深怕打断他的思路似的,话语轻柔,带着些许的暖意。

刘建绪抬头,再一次回到了地图上,湖南的地图其实已经对他来说是倒背如流。根本用不上动不动就翻地图。心里想着何健等着他,不好推辞,即便是临走时,他还是仍不住回头看了看地图。

从军二十载,他从来没有这样困惑过,红军突然出现在湘潭附近,已经证实了是从易家湾渡江。为什么在醴陵的陶光没有发现?等到发现红军,也不过是为了阻击他的小股红军部队。

茫然中,刘建绪下了车,一抬眼就见到公馆前的台阶上,何健正披着一件呢子大衣,站在寒风中等着他了。

连忙紧走几步,勉强挤出些笑容,对何健拱手道:“健公,折杀小弟了。”谦让着,让何健先行着步入了何公馆,而他在何健身后半个身体,也随着步入了早就准备好的宴客厅。

主客落座后,何健选着几样刘建绪爱吃的菜,给夹送到刘建绪的菜碗里,招呼道:“恢先(刘建绪的字)贤弟,你我在湖南工事,为湖南一千二百万湘江子弟当着这个家,俗世繁忙,有散无聚,今日多喝几杯,不醉无归。”

“健公,小弟先敬您一杯。”刘建绪心情烦闷,想着就这何健的这顿酒,醉一次,也不见得是坏事,反正红军再厉害也不可能一天之内攻到长沙来。

“干了——”

“干——”

放下酒杯,何健叹气道:“说来奇怪,前几年赤匪动不动就是大反攻,想当年攻打长沙,更是主力全出。可这次,赤匪主力都在江西,怎么就有一股红军流落就进了湖南了……”说完间,不住的摇头。

说到怀恨处,更是凶相毕露,说起来**无疑是他最恨的人,后来彭总的平江起义,也是带走的他的湘军。说起来,红军的主力部队,都是以湘军为底子组建起来的,他就不想想,自己的部队为什么会掉准枪口,跟着红军走了。

一二号人物,都悲观颓废,这仗就没法打了。

刘建绪反而一改颓废,宽解道:“健公别太担心。具我估计,这股赤匪目的不是长沙,反而有南下的可能。”

“哦——”何健一下子来了精神,红军只要不打长沙,对他来说还有隐瞒和商量的余地。倾着身子,歪斜着正对刘建绪,等着下文。

刘建绪喝了两杯酒,就他以前的量,不过是垫底,而现在他的头脑有些晕沉。本就没有胃口,反而心中有了一些明悟,饭也不吃了,拉着何健来到书房,对着湖南地图侃侃而谈道:“具我方情报,这支流窜入湖南的红军为一个军,人数上万,装备精良。由埋伏在湘潭的我方情报人员观察,有一个骑兵团数量的马匹,或者是辎重部队。我估计后者可能性不大,赤匪再阔气,还能比得上中央军?在他们打下湘潭后,没有进一步的北进,反而将湘潭的囤粮开仓后,就离开了湘潭。”

“嗯,这个情报我也收到了。但这并不能说明,赤匪不会攻击长沙?”何健反问道。

刘建绪想到了陶光在晚些时候发给他的电报,才知道,陶光电报中,说到,受到小股红军的袭扰,但对方的战斗力奇强,陶光在损失了二个营的兵力,后反而做出守势。奇怪的是,红军也没有再一次袭扰醴陵的湘军。

刘建绪整理了一下这些情报,理清楚来龙去脉,自信的指着地图上的醴陵到湘潭一线说:“健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