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 (第1/4页)

里还能想得到,自己还有带着一个真正的师,和敌人战斗的机会。

陕北红军的另一个领军人物,刘志丹因为懂炮兵,还是黄埔四期的炮兵科的科班出生,被安排到方面军的炮兵纵队,任炮兵司令。

现在三方面军的炮兵纵队,可以说在西北这一亩三分地上,绝对的火力第一。除了炮兵的指战员缺乏足够的训练,而加入纵队的红四十军的炮兵部队编制上并不大。才显的炮兵部队专业兵不足。

红四十军的火炮大部分都移交给了红三军,和二十五军,改用向克虏伯洋行采购的火炮。三十六门75口径山炮,十二门105口径野炮,4门20高炮,如此庞大的炮兵部队,刘志丹还从来没有看见过,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只有红四十军过来的2000炮兵部队中,才能够操纵这些大家伙,而新招收的炮兵,只能当炮兵中的辎重部队。

炮兵部队只能发挥一半的火力,其他火炮有弹药,就是没有人能使用。这可愁怀了刘志丹,战场上,一个重炮团所发挥的威力,绝对不下于一个步兵军的冲锋。

很多战士都是省委临时召集来的学生兵,通过简单的学习,和操纵手册,只能希望他们能够在战场上不要手毛脚乱。

嘴上一长串的燎泡,心急火燎的刘志丹又一次走进了东线司令部的指挥部。一头扎进指挥部,就叫着:“副总指挥,政委。”

没想到,他要找的人一个没找到,倒是李德这个刚刚空闲下来的洋教头,转了出来,笑着对刘志丹问:“刘司令,你要找的人都不在,跟我说吧!”

“你——”刘志丹一愣,反问着李德。李德的这声刘司令叫的他心里怪怪的。

李德不服气的说:“在这里,别的不敢说,火炮方面,我说老三,没一个人敢说老二的。”不用说,老大当然是曾一阳。拍着自己的胸膛砰砰作响,自信满满的说着。当然,刘志丹也听说了,李德是曾一阳的学弟,战斗在曾一阳的阴影下,反而如同长白山里的老山参,时间越长,越精神。

刘志丹没心思跟李德绕圈子,反而径直走过李德,向院子里的房子里张望着,想要找到曾一阳的影子。再说,刘志丹感觉这个洋鬼子整天神神叨叨的,找人练习中文,他还以为李德又是没事找他学俏皮话。

李德见刘志丹不搭理他,也不着恼,反而在刘志丹身后,不冷不热的说:“三方面军里,懂炮兵的实在是不多,要说这个指挥部里,也就我和曾一阳了,总不能让曾一阳给你当教官吧!反而我是一个很适合的人。”

就在刘志丹狐疑着转身看着李德的时候,院门口,一个有力的生硬同意道:“没错,他确实应该是一个好炮兵教官。”

“副总指挥……”刘志丹惊喜的发现,曾一阳风尘仆仆的站在了门口。

还没等刘志丹开口说话,曾一阳就一摊手,无奈的说:“李德说的很对,你要炮兵教官,我也没有。不过就这么点人,要么要跟你去耍大炮,要么让李德跟你去训练炮兵。”

“我不是这个意思。部队需要驮马,这都是炮兵快速转移阵地的必要装备,不然……”刘志丹嘴里发苦的说着,他也知道,方面军也便不出来炮兵个他,反而在训练中他摸索出一条路子来,就是将很多操典和规范改成顺口溜,帮助战士记忆。

“找吴链去,我给你批个条子,一千匹马,再多他也拿不出来。”曾一阳知道,后勤有刚补充的2000匹马,本来想扩编成一个骑兵团的,现在只能先给炮兵了。

刘志丹心满意足的去找吴链这个大管家。

在陕西和山西交界的黄河段,阎锡山迟迟没有出兵,反而是在榆林方向,派出了两个军的步兵,向安定、绥德分兵进攻。

赵寿山指挥部队,对晋绥军步步抗击,又占据有利地形,虽然出现了一些伤亡。但晋绥军想要彻底打通榆林到蒲城,没有两个月根本就别想。

反而,在黄河沿岸,的孟津等地,晋绥军一再坚固河防沿岸的阵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做法,虽然让呆在洛阳的蒋介石很无奈,但也不好说什么。必经,晋绥军已经出兵了,而他的中央军,还刚刚渡过黄河,进入陕西地界。

刚刚从河防阵地上下来,政委项英不无担忧的说:“潼关两个团的兵力是否是守得住?而且,黄河进入冰冻期,敌人进攻的选择多了起来,我担心……”

“先打阎锡山的部队,这是作战中已经确定了的。但怎么打,还要让赵寿山把戏做足,才能让晋绥军下到我们设计好的套中。要一边抗击晋绥军的进攻,还要将部队分散出一部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