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 (第1/4页)

采砹⒚���膊恍枰�揖攘恕!�

杜浒苦笑道:“人各有命。”忽然又想起了什么,问道:“二小姐的信里究竟写了什么?为什么夫人不认她这个女儿了?你之前不是说,二小姐只是嫁人过日子了吗?”

奉书一个激灵,想了想,道:“二姐……大约……嫁的不是汉人,所以娘生她的气……”

“不是汉人?那是蒙古人?”

“嗯,差不多吧……”

“是蒙古贵人?皇亲国戚?”

他怎么知道?奉书一惊,不由自主地点点头。看到杜浒立刻沉下来的脸色,随即又后悔了。谁知道他是不是在套自己的话?

杜浒不依不饶继续问:“你早就知道了?怎么不跟我说?是谁告诉你的?”

奉书被他一双精光闪烁的眼睛盯着,只觉得全身发软,不由自主地就想把胡麻殿下的事和盘托出,可心里终究有一个角落告诉她,她丢不起这个人。

倘若师父知道自己仅仅为了问一句二姐的下落,就大大咧咧地深夜进了蒙古男人的营帐,就算不会看不起自己,肯定也会把自己骂得狗血淋头的。

她转了转眼珠,小声说:“师父那天不是跟我说过吗?嫁蒙古人也不是罪大恶极。我觉得你不会在意,所以才没说的。”

杜浒一怔,这才想起她那天吞吞吐吐的一番提问,“好啊,也学会套我的话了。”

奉书扭着手腕,不敢接话,一面偷偷抬眼看他。

杜浒果然没有说什么指责柳亭的话,只是长长叹了口气,“既然这样,以后你少和她来往吧。”

奉书连忙说:“那是一定的。”和二姐多来往,意味着常去胡麻殿下府上做客。就算她梦游,也绝不会游到那个地方去。

杜浒慢慢站起身来,不再继续这个话题,朝她一努嘴,“先离开寺院,咱们已经耽得太久了。”

二小姐的事,既然知道木已成舟,不再需要帮忙营救,也就不操心了。反而是身边这个五小姐,让人操心的地方更多。

…………

作者有话要说: 出大门时,正看到赵显一行人礼佛完毕,正在回府。赵显拉着全太后的手,蹦蹦跳跳的,开心地说着什么话。

杜浒紧抿着嘴唇,目送着昔日的官家走远,犹豫了片刻,隐在树后,慢慢单膝跪下,垂首行了个礼。接着,他猛地站起身来,长出口气,拉着奉书便走,凝视前方,目光里再无牵挂。

………………………………

谢谢小纭的桃心形小雷雷(づ ̄ 3 ̄)づ

赵显的故事到此结束了。史籍记载,几年后忽必烈下令将瀛国公府迁去上都,进一步割断他与中原汉人的联系(我怀疑和文丞相事件有关)。19岁时忽必烈命赵显赴西藏萨迦寺出家,法号和尊,学会了藏文后,翻译《百法明门论》、《因明入正理论》这两部汉传佛教著作著作为藏文。1323年,赵显因写了一首怀旧诗,被元英宗赐死,享年53岁。(是据我所着元朝唯一一次文字狱╮( ̄▽ ̄”)╭ )

另外,蠢作者手滑,写了一个天雷狗血逗比平行世界番外(那些说去宫斗的读者你们粗来),不知大家有木有兴趣看……如果有,放哪里好呢?单发一个章节会不会影响故事的连贯性……而且是想作为福利送给各位萌萌哒正版读者,不想给别人看嘤嘤嘤。可是发在这里小绿字,又很伤眼……思考ing……

第147章 0142

·茫茫地老与天荒,如此男儿铁石肠·(晋‘江‘独家发表)

奉书咬着嘴唇,朝后看了最后一眼,慢慢跟着杜浒出了正智寺,身后悠扬的钟声绵延不绝地响着,好像是在给她送行。

她从地上抓了些泥土,想重新把面孔涂黑,可是眼中总是不由自主地渗出泪水,在脸上冲出两道泪印儿,把她变成了一个小花猫。

就这么任母亲在正智寺里做一个低贱的寺奴,天天麻木地劳作,被小人欺侮?

但是,似乎也没有别的办法。母亲不愿意离开。若是不顾她的意愿,把她劫出来……且不说有多大成功的可能,寺奴失踪逃跑,定然会掀起轩然大波,以后还怎么和师父在大都待下去?其余的事情,还怎么做?

而唯一有能力、并且有意愿让母亲离开正智寺的人,是二姐柳亭。欧阳夫人在故宋固然贵为相府夫人,眼下也不过是掳来的敌人女眷,是不折不扣的奴婢。若是不想当奴婢,便要依附蒙古人。而这后一条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