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 (第1/4页)

“好啊。”年轻人看到朱常渊,跪拜后喊了一声:“神圣将军。”

朱常渊道:“起来吧,如实回答何先生的话!”

“是!”年轻人道:“在岛上吃也吃得饱,又能挣工钱,我觉得很好,没有什么不妥。”

何一浩又问:“难道就感到缺少些什么东西?”

他这么一问,别的商人也都伸着脖子过来想知道答案,要知道只要这些居民所缺的东西,他们几乎都能弄过来,到时候以此贩卖收集钞票,然后购买商品出售。

“不缺啊。”年轻人想想还真是,能吃饱能睡好,岛上也太平的很,像这种严寒天气尚且能有温饱,还能缺啥?

“小哥,你再想想,可是缺少什么东西?”何一浩满怀希望的问道。

“再想想?”年轻人重复这何一浩的话,陡然眼中一亮,道:“你这么说,我觉得还真有一样东西急缺,但是岛上的商店没有售卖。”

“是什么?”除了何一浩之外,那些福建、广东来的商人也都问道。

可是,接下来这个年轻人的话却让这些人差点喷血。

“俺觉得,现在就缺少个媳妇!”

“噗!”

第47章基础浇筑

ps:今天就两章了,明天开始,战火纷飞了。。。。。晚安,兄弟们

其他人都在笑。

包括严宏和朱常宁在内,都被这年轻的居民给逗乐了。

然而,朱常渊却没有笑,非但没有笑,还深深的皱起了眉头,表现出非同一般的忧虑:是啊,如果不是这个居民提醒,差点都忘了,男女失衡,可是岛上发展最大的障碍。

要么购买,要么抢掠,但不管实行何种手段,都迫在眉睫必须要解决了。不管如何说,一个成熟的城镇也好,城市也罢,都不能没有女人。

“呼!”朱常渊看着那个居民,突然想起在大凌河领兵那会曾经答应士兵兄弟们去扶桑国抢鬼子的娘们的事,叹了一口气,说道:“你退下吧,本将明年定会给你们每人弄回一个媳妇。”

“多谢将军。”

打发走了士兵,朱常渊的眉头稍微舒展,对在旁边的各位商贾说道:“这样吧,从今天开始,岛上的肉食、蔬菜、水果、衣服、乃至于粮食,都委托诸位从陆地上运送过来销售,等你们的东西到达之后,本将军将自己的此类物品下架,让利于商贾。诸位以为如何?”

“哎呦,那真是,多谢将军了。”这些本来是一本万利的生意,没想到朱常渊说让就让了,商贾们从内心深处为之感动。

朱常渊也能得到好处。

这样一来,既能让商贾们获得足够的利益,也解决了另一个朱常渊颇为头疼的问题:地少人多。

只要这些商贾被拴在船上,他们就会源源不断的从各地运送粮食过来,那日月岛上限制人口发展最大的障碍将不复存在。

至于日月岛上那些土地的产出,完全可以储存起来备用,一旦商贾这条线断送之后,至少能保证自给自足;等日后岛上的人口多了,即便不能满足需要,还有顾昌祚淞沪地区一百八十万亩地的后路。

日后。便能免除自己从现代社会运送粮食的辛苦和繁琐。

政策制定好以后,有严宏和朱常宁具体去操作执行,朱常渊就不用太过烦心了,接下来的几日。又穿梭回到现代社会,运送大量浇筑混凝土所用的工具,特别是铁锹,一口气购买了近万把,几乎要把整个南都市的铁锹购买干净。

铁锹这东西。很多地方都用得到,不仅仅是浇筑混凝土。

三日后,天气晴朗。

虽然清冷依旧,可严宏还是一大早组织所有的工人清扫了上山的道路,同时也将整个山顶清扫了干干净净不见一点积雪。

基坑挖好了,两个十五米见方五米深的基坑,相距有百十米的样子。

基坑旁边,是堆积起来的像小山一样的石子和沙子,还有码放的整整齐齐的各种已经加工完毕的钢筋;一台五十吨、一台一百三十吨的吊车就放在不远处。

旁边还有两个大油罐子,汽油柴油都是满满一铁桶。再往旁边,是一个用砖石垒起来的大型简易仓库,里面码放着一排排的袋装水泥,上面用油布和塑料纸盖住,虽然风雪甚大,却不会损坏了水泥的质量。

朱常渊不顾清冷跑来山上,面对着大风呵呵一笑,说道:“这里风真是大,看来将发电机组选址在这里,还真是不错了。”

山头上黑压压的一片有一千余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