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 (第1/4页)

黑色的铁盖,轮胎都被包裹其中,铁盖呈半拱形,每个攻城神器的样子从外面看就像是一节节火车皮。

至于里面嘛!大部分是钢管支撑,只有下面仅有少许的空间,空间内可容纳十余人,当然了,还有柴油发电一体机和驱动机器,自然少不了最重要的核心构件:空气压缩机。

郧阳城没有皇太极的盛京高大,自然也比不上其城墙的长度,所以朱常渊一次并没有将二十台攻城神器全部放出来,仅仅是放出来十台而已。

这些黑乎乎的大玩意一旦放出来,城里的人就坐不住了。

先是,李定国过来喊话,说道:“将军!我家大帅说了,他从此以后退守郧阳,荆襄之地再不敢与将军争锋,请将军就此离去。”

朱常渊拿出大喇叭,答道:“我并非有意为难你家大帅,只是有件事朱某人不甚了了,须得亲自向你家大帅请教一番,希望大帅给在下一个完美满意的答复,李将军将张献忠请到城头来,某亲自询问。”

朱常渊说的温柔动人,语气也不急不缓,丝毫没有敌意,他的意思其实就是让张献忠出来,问问他将为何将老子的名字挂在城头,你是给老子送礼了,可你麻痹老子难道就没还给你么?

可是李定国如何敢让张献忠上城头来,要知道朱常渊这家伙乃是人中龙凤。前几日李定国亲眼看到他一跃飞起五六丈高,一掌将数十人打成碎末。

再说了,就算李定国答应,张献忠也不可能答应啊。

第60章袭郧县(二)

“将军,家父连日来忧心军务,身子微恙!不能亲来给将军谢罪,请将军海涵!”李定国在城头,中气十足的对着朱常渊,接着道:“家父答应从此以后不与将军你为难,发誓绝不踏入荆襄之地,将军何苦紧追不舍。再者,郧阳府不比谷城易攻,将军纵然神武,想要一举拿下郧阳也非易事,当今天下大乱,有本事如将军者,莫不厚积薄发,何苦做那鱼死网破之事。”

朱常渊听李定国说完,笑了。

以前带着这货打仗的时候,只当他是个没有成长起来的小娃娃罢了,没想到今日竟然这么能说会道。

“哈哈哈。”朱常渊拿着大喇叭哈哈大笑,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道:“今日便是张献忠身死之日,我看李将军也是大丈夫,何不投降于朝廷,在本将麾下也能一展所长。”

李定国坚定的摇了摇头,道:“父帅待我恩重如山,将军切莫开玩笑。”

“既然如此,那就不多言,定国,且看本将如何攻城。”朱常渊脸上露出了耐人寻味的笑容,继续拿着大喇叭道:“本将今日让你见识一下,鱼死!可网并不会破。”

扭过头朝自己家的兄弟,大声道:“兄弟们,准备,攻城!”

为什么说是准备、攻城,而不是攻城。

因为要攻击郧阳,确实需要一番准备。

郧阳府和谷城一样背靠汉江,水源丰富,不一样的是,它还有一条宽度不小的护城河,护城河与汉江相连,这就给攻城神器造成了一定的麻烦。

要用这玩意去戳城墙,你得先想办法越过河。

河很宽,约莫十丈也就是三十米,朱常渊让人下去试了一试,不算特别深。但也有一人深,冬天河水冰冷,游泳过去打仗的可能性不大。

而且就算人能够游过去,冲车也过不去呀!

办法有。很笨,就是和当初攻打沈阳的时候一样往护城河里填土,不过郧阳地处峡谷,四周多石块,算是比当初沈阳唯一方便之处。

“所有人。运石头,抛石!”朱常渊一声令下,部下五千人全部动员起来,从附近捡来石头开始从护城河的一端抛放。

当然了,李定国在城头也不会闲着,看对面已经开始为攻城做准备,在不客气,令弓弩手全部上城墙,一个劲的射击朱常渊的部队。

然而,鸟用没有。一是距离有些远,弓弩到城河这边的时候力量早失,二是朱常渊的士兵都穿着盔甲,特别是两百重甲骑兵打头,专门在前面码放石块。

李定国一阵箭雨射到盔甲上,叮叮当当除了响声之外,并无大用。

为了节省人力物力,朱常渊修筑便道的方法很简单,便道修的也仅仅只是勉强能用而已,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石块道路不但不平整,修筑的还很窄,只有两米宽,还一半都没在水中不露头。

车子下去。整个轮子都淹没起来了,不过这样也没关系,现在是为了攻城,又不是为了搞建设,质量差点没关系,能过就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