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部分 (第1/4页)

真是低估了他了。

朱翊钒之所以害怕,是因为当初渤海王王世子是朱常渊的父亲,他朱翊钒不过是老王爷众多子嗣中并不出众的一个。

但是,他最终却赢了。

当然了,其中是用了不少手段的,特别是朱常渊的父亲,朱翊钒没少给他挖坑,将自己的这位大哥坑的何止是泪流满面。

就算大哥去世后,朱翊钒甚至将朱常渊撵出家族的权力中心。仅仅给他留了二百亩山田。

站在朱翊钒的角度,用他的眼光看问题,他总是感觉朱常渊会在最近拿他开刀,想想六千关宁铁骑的下场。吴三桂的下场,半夜里都会被噩梦惊醒,感觉自己头上随时都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可他不知道的是,朱常渊极少关心王府的事情,根本从来没有问过渤海王王府。

这只是其中第一重的误会。

然而,误会还会叠加在一块。让崇祯这个多疑的皇帝心中更加难安。

比如说,他的传旨太监拿着御赐尚方宝剑到辽东寻找朱常渊下旨的时候,突然得知,朱常渊挂印回家了。

回日月岛了。

这下子可是捅了马蜂窝了。

皇太极密切关注、崇祯拍案而起、渤海王惊慌失措。

其实,朱常渊回家只是给皇帝做做样子看,让他收回成命别尼玛今天想要派个人来,明天想要派一支军队过来跟老子夺权。明确告诉皇帝:老子就要在辽东大权独揽,老子可是要干大事的,你别烦我好不?

你要是再烦我,我真的不干了,你找左良玉来吧。

至于渤海王的事情,他到现在为止压根就不知道。

听说朱常渊挂印致仕的消息,皇太极喜极而泣,连睡觉都是带着笑容的,要知道,一旦朱常渊和崇祯皇帝闹翻,那么这个天下,这个大明,就再也没有他的一合之将了。

虽然现在不知道朱常渊辞职是真是假,可是,万一真的弄假成真了呢?

相反,崇祯皇帝却气愤的差点晕过去。

在他看来,这就是朱常渊在给他这个皇帝上眼药了。

不就是没答应渤海王将王位让给他么?不就是你朱常渊想要裂土分王么?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崇祯皇帝狠狠的骂了一句,然后又道:“朕早晚食汝之肉,饮汝之血!”

当年袁崇焕那个贼子,虽然狂妄欺君,也没到这种程度,你朱常渊比之袁崇焕更甚。

崇祯长舒一口气,看着面前的几个股肱之臣,说道:“几位爱卿,你们看此事?”

薛国观道:“如今无他法,辽东之地情势危急,臣怕若无朱常渊镇守,皇太极岂肯休兵,我大明有倾覆之险。”

“好了,诸卿下去吧,朕在想想!”

这种事情,即便群臣心中想的最佳办法就是给朱常渊封王,可是,他们也不会傻到说出来。

讲白了,宗室的事情,最终的决定权在皇帝的手中,不管外臣如何反对,皇帝照样能够将自己的意志执行下去。

比如这次朱常渊要夺渤海王王位,崇祯若是给,其他人反对也没用,崇祯若是不给,渤海王哪怕是天天往京师跑,王位照样要落在朱翊钒的子孙身上。

但是目前这个情况,既然朱常渊铁了心的要王位,崇祯虽然憋屈,可是还得给。

自然了,在崇祯皇帝的心中,即便是给,也不能让你那么舒舒服服的接受,至少,要让天下人看见你的狼子野心。

于是,戏剧性的一幕上演了。

司礼秉笔太监王承恩、东厂提督王之心、老太监曹化淳,还有礼部尚书兼内阁首辅薛国观一行人,在皇帝的授意之下,从京师启程进入天津卫,然后由天津卫登船,直向日月岛而去。

当然了,将整个黄海都纳入巡视范围内的李三,第一时间就发现了状况,赶紧朝朱常渊汇报。

朱常渊一听,顿时慌了起来。

但不是怕这几个人要对自己干嘛,而是怕几人若是真的登陆了日月岛,可就不得了了。

虽然平时崇祯没少派奸细装作商人来朱常渊岛上查看,但再怎么说都是背地里干的事,上不了台面。而现在,万一这些人到了岛上,当面质问还真的不好回答。

比如说,日月岛上的大量驻军、比拟皇宫的建筑、还有自己的夫人拉娜,该如何解释?

所以,朱常渊也很聪明,在这一队伍人没有到达自己岛上之前,主动开动船只,朝他们迎面过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