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部分 (第1/4页)

想了想,好像薛国观不是军人。

那也不行!孔和笃定的认为。朱常渊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

退朝后,朱常渊在偏殿内阁的地盘秘密的接见了一个人:周奎!

周奎者,乃是崇祯皇帝的老岳父,也可以说是前国丈,周皇后的父亲。

这货也是个奇葩,当初崇祯用薛国观的主意要求百官助饷的时候,自己家的岳丈大人可是榜上有名的。

崇祯的意思是朝他要十万两银子,等日后国家税收上来以后再归还,可是这货吝啬之极,表示自己没有银子。只能助饷一百两。

后来崇祯没办法,又是要给他封侯,又是让人过去求他,才勉强从他嘴里抠出来一万两。

可就是这一万两银子。这货又恬不知耻的跑到后宫找自己的女儿诉苦,同时希望走走女儿的路子,将那一万两银子拿回来。

周皇后何等人物,深明大义。怎么可能让自己的父亲做出这种事情?

所以,她苦口婆心的劝说,分析当下形式。并且从皇后的私库中拿出五千两送给周奎,并告诉他说:“这五千两银子你先拿着,回头以你的名义捐献给衙门!”

周奎拿到银子后,高高兴兴的答应了,可是回到家后立马变卦,女儿的嘱咐也都忘到了脑后,将手中的五千两银子克扣三千两,只交了两千两给国家。

奇葩中的奇葩,吝啬鬼也不为过。

如果说出银助饷的时候他仅仅只是贪婪吝啬也就罢了,可是现在他做的事情,就有些没有节操甚至无耻了。

这种无耻,让朱常渊都想杀了他。

周奎作为崇祯皇帝的外戚,堂堂国丈,深的皇帝临死之前重托,将三个孩子寄存在他家里,让他从今后隐姓埋名生活。

他倒好,自己的女儿刚刚死了不到两个月,他就亟不可待的将亲外孙送到新朝廷邀功,还想要继续做他国丈的位子。

先朝太子送到新朝廷以后,用屁股想都知道会发生什么!

可是这位太子的亲外祖父竟然真的这么做了。

朱常渊面色阴冷的进入内阁,看到早就坐在位子上的周奎,心中不由得恶心的想要抽搐。

崇祯啊崇祯,现在我总算知道你为何会亡国了,看看你什么的这些臣子,都是什么玩意啊,现在,老衲也忍不住要同情你一把了。

您老人家说的真没错,诸臣误我,诸臣误朕。

“陛下!”周奎看到朱常渊后,以最快的速度起身,像是看到亲爹一样乍开了脸上的菊花,朝朱常渊磕头,参拜。

朱常渊轻轻的冷哼一声,抬脚在他身边迈过去,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先是轻轻的晃动茶杯喝了半晌的茶,然后问道:“周先生求见朕,不知道有何事?”

周奎跪在地上,用一个奇葩的姿势转过来将头对准朱常渊,样子像极了一只乌龟。

“陛下,先朝太子藏匿于臣之家中,臣思来想去,觉得要上缴新君,免得做不忠不孝之事,遗臭万年!”周奎没有太多文化,说话都是一套套的。

朱常渊冷笑,喝了一口茶,慢悠悠的说道:“太子在你家啊,好啊,朕找他找了很长时间了。不过周大人你可是给朕出了个难题,你送给朕,朕如何处理?”

“朕要是杀了太子吧,难免身染污名,你也知道太子年近十余岁,从未参与军国大计,自然不可能有什么道德污点,朕杀其不名。可是如果不杀了吧,留着早晚是个威胁,万一哪天他长大了,还会捅我两刀子。”

“这该如何是好!”

周奎也是狠辣之人,听了朱常渊的话后,觉得甚有道理,还是自己做的不够决绝没能得到皇帝的欢心。

“如此,臣明白了!”周奎煞有介事的朝朱常渊保证。

“你明白了?”朱常渊一愣,尼玛老子什么都没说,你明白什么了?

“臣告退!”周奎作揖,然后低头退步往后走。

朱常渊愣了又楞,突然感觉不对劲,让曹化淳出门追上周奎拉回来,问道:“你干嘛去,朕何时让你走了。”

周奎一愣:“陛下不是让臣处理吗,臣想,为了避免陛下身染污名,臣宁愿,宁愿自己处理,以绝后患!”

“畜生!”朱常渊手中的茶杯连同茶杯盖子,一股脑的丢到了周奎的脸上,哦,还有茶叶和滚烫的茶水。

“泼无。。。”周奎想吐,可惜又不敢。

“狼心狗肺!”

朱常渊走进来一脚将他踹起,踢了两丈远,呵斥道:“太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