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 (第1/4页)

余光领着几个人,将塔基台子上所有的定平杆清理一空。

“朱大人,你这是要?”薛廉谦看朱常渊一股脑的将所有的定平杆都撤走,心中没底,本想好心提醒他一句,却听朱常渊道:“薛大人不用担心,我自由妙法。”

“妙法?”刘宗周作为一代大儒,还是头一次见人用除了定平杆以外的东西定平,有些好奇,又有些赞许的说道:“常渊啊,如果果真有良法定平,便是土木之道的一份功业,了不得啊,令人期待。”

朱常渊拱手道:“大人过奖了,不过小术耳!”

说完,来到那些木匠的面前,问道:“都是木匠吗?”

下面的二十几个木匠竟然无人应答,着实让朱常渊好一阵难堪,好在他脸皮本来就厚,呵呵一笑,说道:“别拘谨,本官又不是打你们板子,怕什么,谁要是今天做得好,今天中午赏大家吃肉。”

“嘿嘿。”

憨厚淳朴的木匠,一听到吃肉,一个个的笑了起来,甚至还有人舔了舔嘴唇。

在封建社会的大明朝,即便是天子脚下,堂堂京城人士,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吃肉真的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好!”气氛稍微一活跃,朱常渊便道,“现在听我吩咐,所有人,五个人一组配合,开始做木槽。”

朱常渊将木槽的制作方法告诉那些工人,怕他们有人听不懂,又在地上画了好几遍,直到所有的人都懂了以后,才满意的站起身,说道:“去吧,就是这个样子。”

刘遵宪笑呵呵的朝一块大石头上一座,旁边自有下人打着一顶遮阳伞过来,还有专门的下人送酸梅汤解渴。

刘遵宪喝了几口,依旧笑眯眯的看着朱常渊在地上写写画画,他甚至有种想要上去一窥究竟的**。毕竟。作为工部的首席执行官ceo。刘遵宪虽然不是土木出身,却也懂得那么一点点建造之道。

他想知道,朱常渊到底想要用什么方法来整平这块地基。

除了刘遵宪之外,刘宗周、薛廉谦、李季、夏从良甚至是在一旁被朱常渊压迫的几乎喘不过气来的刘云周,都有想要一窥究竟的心思。

人,就是这么一种奇怪的动动物,越是神秘的东西,越能激起好奇心。

朱常渊看着其余人的目光。一身轻松,没有丝毫的心理压力。因为他知道,这种找平的方法,在这平行世界虽然比较先进,可是在自己那个社会,哪怕实在自己地球上的明朝时期,也都是小菜一碟。

在他的带领下,二十名木匠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五人,每人就地拿起锤子和钉子。还有锯子,开始工作。

现场一片繁杂忙碌的景象。

刘云周睁大眼睛几乎一刻也不离开现场。他就是想看看,这朱常渊到底用什么方法把这场地整平。

说实话,当朱常渊让余光将所有的定平杆收起来以后,刘云周的心中甚至升起了一股侥幸心理,暗道:没有定平杆,你也想找平,哼,真是做春秋大梦。

就在他惊诧慢慢变成嘲讽和鄙视的目光中,现场的二十名工人速度飞快的做出了四条槽子的模型。

这种木槽,三块板合起来就成,做的时候很简单。只是为了要保证平衡,每隔一两米需要安插一根方木将两边的水槽帮子撑开,以保证水槽形状的稳固。

“咦!这不就是喂鸡的槽子么?”一代大儒刘宗周虽然谈不上见多识广,但是这种最最普通的东西,他还是见过的,朱常渊命令那些工人所做出来的,正是和喂鸡的槽子没啥两样的东西,如果不是更加长一点的话。

工人不断的从旁边选取各种合适的木板,然后将槽子接长,从一两丈接到十几丈,还不停下来。

刘遵宪越看越糊涂,但是也越有意思,心中也越发的惊奇。凭他六十多年生活的经验,可轻松便可以判断出朱常渊不是在瞎搞,而是真的掌握了什么测平的技能。

这是一种直觉,看朱常渊的动作、表情便可以做出判断。

只是一旁同样坐在石头上的刘云周,脸上的嘲讽之意越来越明显:呵呵,这不就是喂鸡喂鹅用的食槽子么,这玩意也能找平,真是笑话。

朱常渊将身上厚重的官服脱去,只穿了一身古代的便衣,和工人一起劳作起来。有他亲自上阵指点,食槽子接长的速度又快了不少。

半个时辰,四道与塔基等长等宽的槽子做好,两端一堵,成了个大型的喂鸡槽子。

“好!”朱常渊擦了一把汗,道:“关键的时刻到了,你,你,你,还有你,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