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 (第1/4页)

名义上是安寝,实际上有一后两妃在身边,特别是婉儿这个小棉袄在,朱由检晚上根本没有时间休息,也没有时间思考。

朱由检有时候就怀疑:皇上的女人再多,就是临幸先帝的太妃,大臣们都不会反对,大臣们甚至鼓励皇帝多纳妃子,多选美女进宫,多生几个皇子公主,是否就是为了让皇帝日夜疲惫,从而在朝堂上萎靡不振,他们才好掌控朝廷,增加各自的权力。

按照大臣们的设想,每个皇帝都应该过上相同的生活:

上午要朝会。

下午阅奏章。

晚上广耕田。

如果朱由检也按照大臣们的意愿过日子,那他就是皇帝,而不是朱由检。

皇帝有自己的时间吗?

皇帝有休息的时间吗?

皇帝有思考的时间吗?

幸好朱由检暂时只是初一和十五举行朝会,其余的日子上午的时间都省下了,这才有时间思考未来。

既然阅读奏章的时间暂时不能省,既然广泛耕田的时间永远不能省,那就必须节省上午朝会的时间。

朱由检更加坚定了以后不上朝的想法,无论大臣们怎么反对,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都要一觉睡到自然醒。

第128章三位尚书

十二月五日,朱由检在乾清宫召见黄立极、李春烨、毕自严。

“臣等叩见陛下。”黄立极三人不知道朱由检为何召见,他们先恭恭敬敬给朱由检行了大礼。

“三位爱卿免礼。”朱由检又转向曹化纯,“化纯,赐坐、上茶。”

三人对望了一眼,到底还是在朱由检的对面坐下。

“三位爱卿,可知朕召你们何事?”

“臣等不知,请陛下明示。”三人又要下跪听训。

朱由检挥手阻止了他们:“三位爱卿是朝中重臣,即是朕的肱骨之臣,这些虚礼就不用了——以后也不要行这些虚礼。”

朱由检不管三人还在揣度,“也没什么事——朕只是想问问三位爱卿,今后如何施政?”

黄立极和李春烨还没动,毕自严却是向朱由检拱手行礼:“陛下,臣定会廉洁自守,绝不做那贪墨之事。”

朱由检缓缓头,毕自严是朝中少有的中立派,与阉党、东林党的关系都不深,却也都有往来,这次两党大对决,他是仅有的没上弹劾名单的重臣,但他主动交出五万两银子,并且在廉政文书上签了名字。

“朕相信,毕爱卿会像他的名字一样,严格要求自己。”毕自严还没来得及高兴,朱由检话锋一转:“你们知道朕为何选你们担任尚书吗?”

三人都是一愣,现在朝廷没有内阁,六部尚书乃是最高的文官,特别是黄立极,他是朱由检钦定的六部尚书之首,是皇帝一人之下,百官万民之上的大明第二人。

“臣等愚钝,求陛下明示。”

“哈哈。”朱由检先轻松一下气氛,随即正色道:“黄立极,原内阁首辅、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李春烨,原太子太师、兵部尚书。两人均托身魏阉门下。”

黄立极和李春烨二人皆吓得冷汗浸浸,连毕自严都是心神不宁。

朱由检继续说道:“中五在任内阁次辅的时候,恰逢魏阉选内臣出镇,中五上疏力谏,维护大明法纪;在魏阉将劝谏的诸公私自入狱时,中五曾经上言‘国家设立三法司,无非欲祥刑明允……宜仍下法,以见朝廷之平’,也是维护大明法度;魏阉欲杀御史方震孺等人时,中五更是明确反对,并且积极营救,最终使方震孺等人得以赦免。”

黄立极的脸色逐渐恢复常态,李春烨隐隐感觉到什么。

“与中五比较,侯质做得更加坚决。天启三年,侯质任吏部给事中,正值杨连、左光斗弹劾魏忠贤而被迫害,侯质仗义为他们执言上谏,被贬为湖广参政;侯质还曾查登莱巡抚陶朗先、巡按游士任、招练副使刘国缙等人侵冒军饷、赈银一事,为朝廷追回数十万金钱;从担任工部给事中一职开始,不断上奏要充实府库、精训兵员、淘汰老弱、加紧京城防卫等,都被先帝采纳。”

朱由检看着李春烨,心里说,还有与朕之间有默契。

“你们二人虽然托身魏阉,但你们并没有无辜残害东林党人,甚至为了正义,敢于同自己的主子对抗;虽然也有不法行为,但贪墨的财产不多,认罪比较彻底,有改过自新的基础和可能。”

三人都不敢说话,会客厅静穆得有些怕人。

“毕自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