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 (第1/4页)

“百步?那不是超过建奴弓箭的射程?”马世龙的眼睛瞪得比手中的酒樽还大。

孙承宗眯上眼睛,细细打量袁崇焕:“崇焕,你是说,你的士兵能打到建奴,而建奴的弓箭却伤不了你们?”

“正是如此。”

“难怪陛下说,只要老夫镇守山海关两年,原来陛下早有准备。”孙承宗也是抱拳,但他不是向袁崇焕行礼,而是侧身向着南方,给朱由检行礼。

“袁将军,新式火器真有这么神奇?”马世龙哪里肯信,大明最精锐的火器都在辽东,最好的三眼铳,射程也只有三十步,根本比不上建奴弓箭的射程。

“今日天气已晚,明天,我让士兵们当众演示下。”袁崇焕暗暗发笑,别说是你,当初我也不相信。

“老夫也要看看。”孙承宗也是半信半疑,除非亲眼看到,否则,他也是不相信。

第133章人惨叫马嘶鸣

训练场上竖起十块圆形的箭靶,箭靶的直径大约和成人的肩膀一样宽。

十名第一军的士兵,蹲在箭靶前百步的地方,一动不动,燧发枪里已经上好一颗子弹。

“每人三发,开火!”袁崇焕轻声命令。

一阵杂乱的“砰砰”声,箭靶剧烈晃动。

全场鸦雀无声,除了袅袅升起的灰白色烟雾,训练场寂静得就像是一片荒漠。

孙承宗缓缓头:“速度比建奴的弓箭稍慢,但射程超过了建奴的弓箭。”他回头对身后的亲兵说:“检查靶子!”

亲兵的声音很快从箭靶传过来:“大人,十个箭靶上,一共有十九个弹孔。”

“十九个?”士兵们一共射出三十发子弹,那命中率已经超过六成,马世龙的眼睛中就现出羡慕的光芒:“袁将军,所有的士兵都能达到这个水平?”

“马总兵,这十名士兵只是随意挑选的。”袁崇焕波澜不惊。

“袁将军,我的士兵整编后,也能用上这种火器吗?”马世龙眼巴巴地看着士兵手中的燧发枪,“袁将军,能借我一支燧发枪吗?”

袁崇焕淡淡一笑:“马总兵现在不会使用,要燧发枪有何用?回到京师,这种燧发枪有的是。”

“袁将军,我想先熟悉燧发枪,回去好教会士兵使用。”马世龙的目光就没有离开过使士兵的手。

袁崇焕一努嘴,一名士兵将手中的燧发枪递给马世龙,还简要介绍了燧发枪的使用方法。

马世龙接过燧发枪,在士兵的的帮助下,填装了一发子弹。

“砰。”

子弹飞得无影无踪——脱靶。

他讪讪地笑笑:“我去箭靶上看看!”

见众人没有搭理,他就朝孙承宗说:“大人,既然袁将军已经到了山海关,那属下就按照陛下的指示,早日回到京师——有袁将军在,属下也就放心回京了。”

“奥,那你去准备吧!”孙承宗还沉浸在对燧发枪的期待之中。

马世龙急急离开训练场,回去收拾行装,准备离开山海关,早日回到京师。

“大人,建奴的情况怎么样?”袁崇焕和孙承宗并肩离开训练场,他刚到山海关,对建奴当下的情况不是太了解。

“哎!建奴每天都会派出百人的牛录,来前屯肆掠一番。”孙承宗叹口气,思绪又回到山海关前,“但他们也消耗不起,所以一般不会强攻,随便射上几箭,吓唬吓唬前屯的士兵,然后大摇大摆地离开。”

“那我们……”袁崇焕知道孙承宗以防守见长,话到嘴边,又吞了下去。

孙承宗沉着脸:“建奴如此频繁地在前屯挑衅,我们却无法出城迎敌,只好默认建奴在此耀武扬威。”

“大人,属下请求接管前屯。”既然来到山海关,袁崇焕就打算用建奴练兵,越快越好。

孙承宗紧盯着袁崇焕的眼睛:“崇焕,前屯是山海关的大门,战略价值极为重要,万万不可有失,你有把握吗?”

“大人放心,临来之前,陛下也是一再要求属下,不可犯险,属下不会轻易出城应敌,前屯绝不会丢。”

“嗯。”孙承宗答应着,袁崇焕的新军,战斗力必须通过辽东战场来检验,“但是你刚到山海关,先休息几天吧!我的士兵还得住。”

蓟辽前线一共有三十万军队,其中蓟州后防驻扎了十万,山海关前线驻扎了二十万。在山海关的二十万军队中,总兵马世龙拥兵十万,孙承宗自己统兵十万。

不过孙承宗是蓟辽总督,这三十人军队都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