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 (第1/4页)

“陛下,这开府立县的事,与孙大人有什么关系?孙大人可是蓟辽总督呀!”

“侯质呀,你不知道,孙大人正在上疏,请求辞去蓟辽总督一职。”

“孙大人可是与袁崇焕闹矛盾了?”

“那倒没有,袁崇焕是孙大人的嫡系学生,他还没有这么大胆子,大概孙大人见辽东的新军太过凌厉,自己无法驾轻就熟吧!”

“那陛下给孙大人派个什么差事?”

“修路,搞好辽东军队的后勤补给通道。他山海关有十万士兵,又不用与建奴大打仗,真是浪费了,现在修建山海关———————宁远———————锦州的水泥大道,人手紧缺,他十万辽东军正好派上用场了,免得孙大人闲得慌,又要上疏请辞。”

“陛下,孙大人可是蓟辽总督,现在却要修路,他能抹得下这个面子吗?”

“无妨,他的辽东军不能与建奴在野外对决,再说了,修建水泥路,搞好后勤补给,也是在为收复辽东做贡献,朕亲自给他去封信。”

送走李春烨,朱由检立即取出孙承宗的奏章,在上面批下了“建奴未灭、两年之期未满,老师何故毁约”,然后将奏章退回。

朱由检又给孙承宗写封私人信件,信中说明了山海关———————宁远———————锦州的水泥大道,对保障辽东的百姓,保障大明对辽东的军事控制,以及保障辽东军队粮食供给的重要性,信的最后,朱由检希望孙承宗能为社稷想想,有他在辽东,袁崇焕必然不敢冒进。

朱由检立即召见吏部尚书王永光、礼部尚书黄立极、户部尚书毕自严。

移民的事要及早安排,现在立即动手,还赶得上冬小麦的种植,明年春天就可能迎来丰收;还有就是史可法、李鸿基的任命,史可法现在是户部员外郎,李鸿基在吏部任郎中,他们即将担任宁远、锦州知府,负责民政,首先要安置好移民,因此,必须及早动身去辽东。

第176章科尔沁的台吉

岳托从广宁向西北脱逃,一路经过科尔沁蒙古的地盘。

科尔沁现在是大金国最为忠实的盟友,岳托又是大金国的四小贝勒之一,因此岳托受到科尔沁各部头人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直到科尔沁王庭唐哈里克。

科尔沁大汗奥巴因有事外出,不在唐哈里克,台吉塞桑听说岳托来访,一路小跑着迎出宫门,他右手轻抚胸口,躬身向岳托行礼:“贝勒爷!”

岳托斜眼看了塞桑一眼:“有劳塞桑台吉了,奥巴大汗呢?”

“大汗不在唐哈里克。”塞桑躬身相迎,“贝勒爷,请!”

塞桑将岳托迎进正厅,又让侍女泡上香茗:“这是从汉人手中买来的极品茶叶,贝勒爷,你尝尝。”

听到汉人,岳托火冒三丈:“原来塞桑台吉一直和汉人暗通款曲?”

“贝勒爷。”塞桑大窘,“塞桑只是与汉人有少许商业上的往来,并没有与大明朝廷、军队有任何来往,再说了,贝勒爷镇守广宁,塞桑就是想与大明往来,也是无路可行呀!哈哈,哈哈……”

一提到广宁,岳托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但他没有发作,而是端起茶杯喝茶。

“啪嗒!”茶杯摔在地上,香茗四溢,满屋子都是茶香。

“贝勒爷?”塞桑示意侍女收拾好破碎的磁杯,重新给岳托上茶。

“塞桑台吉,这些汉人的瓷器,茶叶,本贝勒无福消受。”岳托看也不看前面的瓷杯和香茶。

塞桑纳闷:这岳托是怎么了?看这情形,是来向自己问罪的,难道是因为自己没有给他补齐蒙古牛录的缘故?

但塞桑贵为科尔沁的台吉,岳托这么给他脸色,他也下不了台。

他对岳托的敬重,是因为岳托是皇太极最为倚赖的重臣之一。

当年努尔哈赤去世,有资格继任汗位的,是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和四贝勒皇太极。这四大贝勒都是一旗之主,各自握有一旗之兵,眼看着为了汗位,大金国的四大贝勒就要刀兵相见。

在这关键的时刻,岳托挺身而出。

他先是说服他的父亲、大贝勒代善,放弃汗位的争夺,又会同代善,共同说服多尔衮兄弟,一同支持皇太极。

他们在“八王议政”会议上,突然提议由皇太极出任大汗,阿敏、莽古尔泰措手不及,眼睁睁地看着皇太极登上了大汗之位。

皇太极登上汗位后,为了感激岳托,让他担任镶红旗的旗主,这样,他和代善父子各自拥有一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