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 (第1/4页)

城中缴获了四百多匹战马,加上城外的缴获和在金州收拢的战马,已经超过七百匹,陆战第一师足足装备了两个骑兵营。

第二天早上,长生岛上的东江军,开始进入复州城,虽然人数还不到一百人,但换上清爽的服装,配备了女真人的弯刀,也是一股不可小视的军队。

“李师长,你们怎么一战就消灭了建奴?”东江军把总刘越一脸羡慕,他还伸手摸了摸陆战第一师的燧发枪:“就是依靠这种火器?”

“是呀。”李长山哈哈一笑,“但也不全是,关键是士兵们有一种必胜的信心。”

“李师长,能给我们几支燧发枪吗?”

“现在不能给你们,我们轻装而行,带的枪非常有限,只是人手一支,再说了,你们又没有弹药补给,不会使用。”李长山自然不会让属下的士兵空着手去打女真士兵。

“奥。”刘越毫不掩饰眼神里的失望,他嘿嘿干笑两声,“什么时候,我们要有了燧发枪,就好了,也不会让建奴将我们赶到海岛。”

“刘把总,不用着急,建奴不会猖狂太久了,辽东,即将全部回归大明。”李长山知道朱由检和袁崇焕都在北伐的事,“你们赶紧派人知会毛将军,让他配合我们,在辽东发起反攻。”

“是,李师长,我们连夜派人去见毛将军。”

“刘把总,我们还要北伐,这复州城,暂时就交给你们了,希望你们能守好这座城池,千万不要再落到建奴的手中。”

“李师长放心,我们一定让毛将军早日发兵,守好大明的每一寸土地。”

陆战队在复州城休息了半天,吃过午饭,三个陆战师依次出了复州城,他们在东江军士兵的导引下,直奔北面的永宁城。

这一次,李长山部包围北城门,江开平部包围东面,而林阜成部则负责南面和西面。

天放亮的时候,永宁城中的女真士兵发现,他们已经被明军重重包围,完全失去了与城外的联系。

历史再次开了个玩笑,善于守城的明军,现在是攻城的一方,而善于长途奔袭、野外决战的女真士兵,只能龟缩了永宁城内。

四座城门的外面,都是明军的枪手,但他们只是前进到距离城墙百步左右的地方。

城头上的女真士兵十分惋惜,如果明军再向前走上三四十步,就会进入弓箭的射程了,他们手中的弓箭,早就瞄准好了,只要明军进入射程,这些弓箭就会毫不犹豫地射向城下的明军。

女真士兵透过城墙的垛口,发现明军正用烧火棍样的东西,指向城上,估计是火枪。

“砰,砰……”

燧发枪的子弹,从垛口射上城头,刚才脑袋从垛口露出的女真士兵,登时头破血流,惨叫着扑倒在地。

更多的子弹,从女儿墙的上面飞过,它们组成一道火力网,几乎是平推过去,凡是伸长脖子向城下张望的士兵,都被子弹击中。

城头上一片哀嚎之声,唔着脸抱着胸打滚的士兵,将城头搅得乱七八糟。

没有受伤的士兵,搞不清发生的了什么,不时有人从垛口探出来,看到城下大批的明军,他们终于明白士兵伤亡的原因了。

好奇心害人呀!

女真士兵,在弄清城头上出现伤亡的原因时,他们也归为伤亡的群体当中了。

有些聪明的女真士兵,一直靠着墙防守,他们是幸运的,没有一人中弹。

“砰,砰,砰……”

其它的三座城门,也不断传来燧发枪的声音,致密又恐怖。

在女真士兵看来,明军这是疯了,从清晨开始,不分主次,四座城门都响起密集的枪声,明军到底要干什么?难道他们要一战而破城?

不过,女真士兵学乖了,他们呆在城头的时候,再也不会向城下观望了,反正明军在城外,爱折腾折腾去。

他们在在清理城头的时候,不禁吓了一跳:东南西北四个城头,伤亡的士兵加起来,已经超过四百。

城中总共才三个牛录,九百人,这一上午的时间,他们就损失近半。四百伤亡的士兵中,受伤者居多,但女真人没有医治枪伤的药物和办法,只要伤在要害位置,迟早会发热而死,眼下,这些伤兵已经失去了守城的能力。

惊心,悄悄在女真士兵中传递!

城下还是不时传来燧发枪的声音,连夜晚都不消停,多数时候,都是明军在发泄,没有对女真士兵造成实质上的伤害。

女真士兵,再也不愿从城垛口抛头露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