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 (第1/4页)

大明朝堂,阉党和它的政治对手东林党,非常惊人地达成默契。

看着一地的后背,朱由校也是头大,以前没有想也不会想的一些杂念,不停在脑中飞舞,无数的历史片断一幕幕在脑中过滤。

“众爱卿,起来再说吧。”朱由校已经完全失去了开始时的兴奋,脸上的轻松也已经敛去,声音弱得就像是长期卧床的病人:“信王,山东灭倭,你是头功吧?”

朱由检觉得朱由校变得陌生起来,连对自己的称呼都变了,他最担心、最不愿面对的时刻,终于到来了,还是如此猛烈。如果在朝堂投票,朱由检会输得连渣都没了。

“臣虽然也参与灭倭,但主要还是奋武营的功劳,秦永年当是第一,臣弟只是做了一些辅助性的事情。”朱由检一方面为秦永年争功,另一方面,在这火山已经爆发的时刻,功劳越大,危险系数越高。

他现在是体会到武将的尴尬了。

打了败仗,是无能,当然会遭到文官的弹劾,——撤职查办;打了胜仗,是功高盖主,同样会受到文官的弹劾——降职疏远。

难道武将就像这杯中的茶叶,都是一次性的?

这武将,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安身立命?

这文官,到底要做些什么,才会消停?

“嗯。”朱由校含糊应对,它正在思考,怎样将朱由检送回到勖勤宫。

“陛下,臣有话说。”阉党的成员刚刚站起身,户部的另一位尚书,东林党人李起元又跪下了。

“李爱卿有话就说吧!”朱由校懒洋洋的,他正在心里责怪李起元打断了他的思路。

“秉陛下,信王殿下已经成年,按照大明祖制,应该及早去封地,免得在京师惹下祸端。”李起元上次为修建第一大道的事,与朱由检有了冲突,一直耿耿于怀,现在阉党群起攻击朱由检,正是摧毁朱由检的绝好良机。

他已经发现了朱由校的变化,知道朱由校正在进行思想斗争。

一块已经起了裂缝的冰块,再压上一大块超负荷的石头,冰块还能不碎,除非这冰是来自广寒宫。

又是祖制?老子在京师惹下什么祸端了?朱由检准备反驳了。

东林党对朱由检完全是无视。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这次是东林党群起攻击。

刚才没有跪下的东林党人,现在都跪在大殿。

两次都没有下跪的,只有兵部尚书李春烨。

阉党和东林党,今天不是默契,是惊人的政见一致,目标是朱由检。

大殿内鸦雀无声,都在等着皇帝朱由校。

几乎全体朝臣的意见,就是皇帝也只能接受。

大臣们不是等待朱由校裁决,而是等待朱由校宣布。

“哈……哈……哈……”

一阵大笑,从龙椅上传遍整个大殿,斧锯般从大臣们心头掠过。

魏忠贤知道坏了,伺候朱由校多年的他,对朱由校的每一个细节都揣摸得透透彻彻。

今天本是个绝好的机会,如果和东林党联手都不能扳倒朱由检,那以后扳倒朱由检的机会就很渺茫了。

“众爱卿,信王的去留,朕自有定夺。今日的朝会,只讨论山东的战事。”果然,朱由校恢复了开始时的精气神。

朱由检应该感谢东林党。

本来阉党跪谏,朱由校都动摇了,但东林党欲待火上浇油,朱由校看清楚了。

朱由检没有得到朝臣的支持,甚至可以说,朝臣都反对朱由检。

没有朝臣支持的朱由检,只是打打仗的武夫、赚点小钱的商人。武夫和商人,是不会威胁到皇权的。

“……”大臣们却没有魏忠贤的能耐,不明白朱由校心理变化。

“五弟,朕有一事不明,既然奋武营可以全歼倭寇,那十几万山东兵为何不能剿灭倭寇,还被倭寇打得落花流水?难道中间有什么隐情?”

“这这正是臣弟要向皇兄汇报的。”朱由检感觉自己坐了一回过山车,娘希皮,老子打了胜仗,灭了倭寇,为民族立功,为国家争光,你们不奖励也就算了,还联合起来整老子,当老子和府兵一样是豆腐?“皇兄,山东军备极为松弛,说是十几万士卒,以臣弟估算,最多不过五万。而且这些士卒分散在各地卫所,难以集中,平时的训练无人可考,因此战斗力极为低下,往往一击即溃,和普通百姓已经没有什么区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