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1/4页)

李世民态度好了,话就好说了。

秦远接着跟李世民讲起他邻居的顾青青开铺子的事。讲她第一天开铺子卖东西,东西就卖得多好,有多快。

在旁听这件事的长孙无忌和秦琼都觉得,秦远这会儿有点得意忘形,和皇帝唠叨这种小家常干什么。

结果重点来了。

秦远话锋一转,就说能让顾青青这样的孤女不至于饿死街头,并非全是因为顾青青的手艺好。这说明在圣人统治下的大唐朝,盛世太平,百姓富足,百姓们手里余钱能高高兴兴地上街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才是所谓的安居乐业。

“这种时候最该感谢的是吾皇英明啊!”

长孙无忌:“……”

秦琼:“……”

此时此刻,长孙无忌和秦琼俩人差点佩服地给秦远跪下。

真真是古往今来,拍马屁的典范,拍马屁都能拍出精髓来!

李世民嘴角的笑容扩大,笑得越来越合不拢嘴,直叹秦远观察入微。

“寡人得空也该出去看看,在寡人治理下的太平盛世。”

帝王都免不了自恋,李世民想想,如果不是自己做了皇帝,那顾青青说不定没有今天这样的好生活。由此,李世民因为李建成之事引起的愧疚感少了些许。

李世民心情好了,也愿意分享自己心里最为敏感的事。他就直接问秦远,他对于去年玄武门发生的事有什么看法。

此言一出,引得长孙无忌和秦琼都很惊讶。这可是圣人最大的忌讳,平常他自己忌讳不说,别人也不能提的,平时大家连‘玄’字都不能讲。昨天,长孙无忌不得不和圣人提及这件事的时候,都隐晦地说‘那时候’、‘那个人’等等。然而今天,圣人竟然直接大方地和秦远聊起来。

第40章 偏心秦远

“皇权的争夺; 没有善恶,只有一个简单的道理:胜者为王。此时不杀对方; 对方就会杀你。臣以为评断一位皇帝的功过与否,该看其为国为百姓们所做了多少实事。得民心者得天下,受百姓们拥戴的皇帝,就是名正言顺的最好的皇帝。”

李世民其实最计较的就是他逆反了嫡长继承制; 杀兄夺位。他一直怕自己这皇位来得名不正言不顺,被天下人耻笑。朝中不乏有臣子; 如魏征等,曾是他大哥李建成的部下。虽然这些人现在为他所用; 但李世民始终觉得在这些人的心里自己的样子并不算美好。

所以平常的时候; 对于这类事情,李世民从来都是压抑在心头; 忌讳提及。他怕表露出软弱; 会成为别人以后攻击自己的致命弱点。

现在的秦远一番话; 全然说到了李世民的心坎里,令李世民豁然开朗; 轻松了大半。

玄武门之变是他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在此前他大哥已经三番四次要置他于死地。在你死我亡的选择中,他当然要选择自己生,并且要做权力最大的帝王。

虽然李世民对于自己杀死大哥一家的行为; 一直心存愧疚。即便这个选择可以重来一次; 他依旧没有其它更好的方式可选; 依旧要做出同样的选择。秦远说的没错; 这是皇权斗争必然的结果,他根本没必要继续在心里纠结此事。

李世民连连点头,默认秦远说得好。

长孙无忌和秦琼互看了一眼,俩人心里都有点不服。他们才是跟圣人出生入死,参与过玄武门之变的人,怎么到最后,反而是这个新来的跟圣人交心了。最可气的是秦远的说这些话,他们以前也大概表达过相同的意思,可圣人当时却没听进去过。

这种情况真真只有两个字可以解释:圣人偏心,太偏心秦远!

其实二人不知道的是,秦远对于李世民来讲,相当于没参与过事件、没站过立场的第三方。所以他表达的态度,在李世民看来比较客观,就比较容易听进耳。

“有人故意拿假秦琼的案子做引,来让我们发现上面的字迹。这等大事,必然瞒不了陛下,所以这两封的信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刺激陛下。”秦远解释道。

既然此事是针对自己,李世民觉得他更加不能因为这件事而挂心压抑自己。李世民立刻责命秦远督办此案,他要知道这封信的背后到底是什么人在捣鬼?这些字迹怎会看起来像是全然出自李建成之手?

秦远领命后,以为李世民没什么吩咐,就要告退,被李世民忽然叫住。

李世民询问秦远邻居新开的点心铺子都卖些什么。

秦远:“好像挺随意的,市面上什么新鲜就做些什么,今天听说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