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页)

的漫天繁星,真的再也回不去了么?

泪滴到周昶景手上是温热的,周昶景知方才下手重了,他牵起茱萸手,深深一吻,“再给朕生个皇子吧……前次的不作数。”

营帐内,人影相叠、交互缠绵,如行云流水,如草入花间,周昶景一个挺身,热流卷动着两人,仿若进了无边欲海。

天刚朦亮,耳边的温存仍在,茱萸试图轻轻拉开皇帝双臂,周昶景却下意识地抱紧了她,无心呢喃,“别走。”

茱萸轻拍他手背,待得呼吸声逐渐匀称,方才披了一身小毯,出了营帐。

彩莲正打着瞌睡,听有掀帘之音,忙睁了眼,见是茱萸来了便道,“主子今日怎起的这样早,不多睡会么?今日霜重,早间外头冷的不像话。”

茱萸拉过她手,冰凉,知她是守了一夜,“傻丫头,你矗在这里一夜做什么,不够冷么?”

彩莲道,“薛公公也要我下去睡觉,可不得,心里想着,主子许还要唤我,索性便在此值夜了。”

茱萸轻声叹了口气,“不知为何,做了一夜的梦。梦里好似在抄写经文,可是经文不多,梦却是痴的。梦里瞧什么,都是摇摇坠坠,好似磕绊的浑身不自在。”说着,便携了彩莲随处走走,眼瞧着枝丫上的小花开着,倒有些似梦里的场景。

茱萸探着身子,才折到这花,色泽也无特别出彩的,只是稀疏平常的小花。

茱萸予彩莲道,“丽郡乡下,往年这个季节,野花开的最热闹,宛如陌上红颜。就在瀑布前,挨着水田,斜斜的几撮,扎起来插着都十分好看。”

“主子可是想起夫人来了?”彩莲问道。

茱萸点点头,“娘亲曾告诉我,这乡间的花不如山中的清冷,但是却是甜的,不过少有人识得。每每听娘亲如此说,我便要站在村口的石头上,看着远道而来的人,立于树下,埋入花香里。这光景与春日不同,你可感知他们的苦楚,也幸得有花枝可诉。”说话间,眼中已是盈满泪水。

彩莲瞧着心疼道,“主子,又何必为难自己……”

茱萸哽咽,“在里头,不论如何,都得忍着自个心性,不可表露分毫。可在外头,也无旁人了,我也只求个舒心罢了。”

“诶哟,歆才人哟,可叫老奴好找,皇上寻你多时了。”薛巾于远处而来。

茱萸忙掩住脸面,用锦帕擦了泪痕,笑言,“薛公公怎亲自来寻我了。”

“说是勿洛又摆上阵法了,皇上要你前去主帅营帐,共商大计。”

茱萸听了,一路小跑着进了营帐。

彼时,驻将领皆有在列。茱萸有些狼狈,稍稍整理衣角,便向皇帝福身见礼。

周昶景移着作战图上黑棋道,“你且来看,这勿洛竟有胆量,在我城前二里开外处,便摆了阵法。”

茱萸顺手看去,这恰是对着关海城中的中轴线,其心昭然,“这可是风阴阵?”

叶琮见她如此说,拱手道,“娘娘说的极是,这勿洛不知请了何方高人,摆了这风阴阵法。此阵法,臣只在太爷爷书房瞧见过,说是失传已久。必须得人手充足,方能克之。偏巧此时我军中将士人手不足……实在不是破阵的好时候。”

正文卷 第四十九章 一夜征人尽望乡(一)

耶律齐着人连夜搭起的观星台,用五十人,手执旗幡围绕。

艺筝请来了部落老族长来,在关海城二里开外处,摆上了阴风阵。阿驽带着一队人马,伺机在阵前等风向,听候使令。

观星台共两层,九尺长有余。下东西两面分挂着金、木、水、火、土五旗;南北两面分挂星、张、翼、轸、分五旗。

再往上是二十八星宿,呈朱雀、白虎缠斗之状。

耶律齐戴束发冠,穿皂罗袍,又有凤衣博带傍身,朱履方裾相衬。

前立老族长,手执长竿,竿尖上用鸡羽为葆,用以招风信;后立艺筝,手捧香炉,以敬天地。

耶律齐呵道,”不许擅离方位,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失口乱言,不许失惊打怪。如违令者斩!”

众将皆领命,各司其职。

诸人静待风向,却一直未见风起。

有探子来报,“袁不归部下已被鲜卑诸将挡于关海河外,将其围的水泄不通,使其不得门而入。且大钺皇帝亲自挂帅出城,前来迎战。”

耶律齐听罢,大喜,阿驽等在关海城周,早已灌以油攻,上铺硫黄、焰硝引火之物,各用干草干柴类遮盖。

耶律齐遂对其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