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1/4页)

夏氏当庭认罪,虽出乎意料,她仍留有后手,及时将刘才人抛了出来,不惜鱼死网破,也要将一顶谋逆的罪名扣到太子头上。

但与皇帝有着深厚渊源的柳毅在紧要时候突然到来,显然不会是单单为了应太子之邀,来赴东宫夜宴这么简单,他难道也是来淌这趟浑水的吗?

皇后思忖着,朝侍立在皇帝身侧的杨全义递了个眼色,杨全义会意,趁着众人不注意,悄悄地溜出了殿。

柳毅转向一脸怒容的太子施礼道:“殿下殷勤相邀,柳某风尘仆仆赶到,是为了朝廷大局,不是为了辩论是非、对错,机心倾轧而来,这一点,还请殿下见谅。”

太子恭敬地还了一礼,答道:“先生肯来,本宫感激不尽。一切但依先生就是。”

柳毅满意地点点头,这才向皇后说道:“夏氏是臣受吴贤妃所托,于三年前安排潜匿于东宫之中、暗中照应太子的,如果说她谋害娘娘,那么幕后的主使之人便是臣,臣今日赶来,甘受娘娘责罚。”

皇后怒极而笑,手指刘才人质问柳毅道:“太子主使,夏氏谋逆,是有人证的!柳先生当着陛下的面儿,故作此惊人之语,可有什么凭证吗?”

柳毅不紧不慢地答道:“娘娘要凭证,自然是有的。在出示凭证之前,臣抖胆问娘娘一个问题:所谓太子主使、夏氏谋逆的动机何在?

臣这几年不在京城,对朝中、宫中情形不甚了了,实在想不出太子何以竟做出这般不忠不智之举。”

“先生这话问得奇怪,他做下的事,你要本宫来解释其中缘由,莫非在向陛下暗示本宫构陷于他吗?”

皇后明知如要对太子谋逆的动机做出解释,就必然要将种种旧事翻出,摆在众人面前以供评说,她是无论如何不会上这个当的。

“好吧,娘娘不肯说,臣只好先来证明我自己,而不是太子是这幕后主凶了。

臣首先请陛下为臣作证,在东宫内安排人暗中护持太子乃是臣奉旨所为。”

柳毅的声音并不大,此语一出,却犹如在皇后耳边响起了一颗炸雷。

第十三章 上元夜宴(四)

“柳卿,朕似乎不记得曾下过这样的旨意。”皇帝与柳毅情同手足,对他皮里阳秋的行事风格再熟悉不过,有意要刁难他一下。

“陛下在灵武临危登基之初,与臣曾有一番关于任哪位皇子为帅的奏对,当时裴大人、李大人俱在场,陛下难道忘了吗?

陛下当时意欲任命建宁王为天下兵马元帅,臣以为乱世之中,天下兵民唯以元帅之命是从,如以建宁王为帅,则储君威权必受其侵削,不利朝局稳定,因此建言命太子为帅。

陛下采纳了臣的意见,却又……”

柳毅谈起往事,侃侃而言,仿佛此事就发生在昨天,裴百药和李进忠听了,都连连点头称是。

“柳卿不必说了,朕当年确说过请你多留意太子身边的话。”

经柳毅一提醒,皇帝恍然想起这段往事,只是当时他同意任命太子为帅后,又对柳毅说起担心太子一朝兵权在手,容易形成尾大不掉之势,要柳毅在太子身边布下眼线的话今日不宜提起,因此,急忙打断了柳毅。

“谢陛下成全。”

柳毅向皇帝深施一礼,冲着皇后继续说道:“娘娘不是很关心夏氏是如何离而复归,潜入东宫的吗?

臣现在就请出第二个证人,让他给娘娘说说吧。”

说罢,朝殿外叫道:“庆则,进来吧。”

太子右庶子曾庆则应声而入,他与林树年纪仿佛,却生就了副女人相,细腰削肩,白皙的瓜子脸上一对凤目,顾盼间足以令男子消魂。

芙蓉已经暗中查访得知,就是这个曾庆则,于三年前亲手将夏嬷嬷安排进了东宫花坊。

她目前正在命人继续追查他与杨氏一门的渊源,不曾料想他却是柳毅的人,看来当年以布衣之身掌控朝局,却又功成身退,隐匿于江湖的柳毅并没有真正归隐,朝堂上至今仍不知有多少人暗中听命于他。想到这儿,她不禁担忧地望了皇后一眼。

“你退下吧。”

皇帝并不给曾庆则说话的机会,今天的事令他隐隐生出些不安的情绪。

皇后一心要致太子于死地,其理由他虽不认同,却还知晓、了解。

而太子先是借景云丛奉旨探视之机,反咬一口,向自己挑明元旦宫案是皇后设局陷害,又引而不发,诱使皇后亮出几乎所有的底牌,却于暗中悄悄请来柳毅这位神仙,其反击之势倘若任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