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1/4页)

屡岚僖┮逊钪祭刖┑H蜗鹊凵搅晔梗�惺榱钜恢俺鋈保�蝗纭���

柳毅早已察觉一旁站着的李、吴二人皆面露不虞之色,见皇帝立时就要授职于自己,急忙跪倒说道:“臣离朝日久,无尺寸之功,积日之资劳,不宜骤居宰相之位,请陛下三思。”

李进忠笑着劝道:“柳兄过谦了。朝野上下有谁不知当年的‘布衣宰相’,柳兄不做这个中书令,难道是要在下来做吗?”

皇帝听到这话,眉棱一抖,不待柳毅答话,立即说道:“先生拟任何官职,容后再议也无不可。今日议决清理宫务、完备宫中防务算是为延英议事开了个好头,烦劳晋国公你来掌个总,把今日议及的诸事整理出个条陈来,待下次朝会交百官讨论补充后即可施行。舅舅明日即令那二千补入羽林卫的陕州府军到京兆衙门找曾庆则报到。”

李进忠迎头碰了一鼻子灰,心有不甘,想了想,又试探着问道:“皇上既责臣筹划延英议事,还请陛下明示,今后何人可入这延英殿中参与其事?”

皇帝看着柳毅答道:“晋国公身上已担着差事,此事就交由先生来办,拟出个议事的章程来,待下回议决后著为令式。林树已任中书侍郎,平日当差的地儿离此不远,就由他来协助你。朕还想在此殿中歇息片刻,你们且退下吧。”

李进忠从皇帝的话试探不出有价值的东西,咽了口唾沫,又盯了一眼来兴儿,只得和柳、吴二人一起向皇上施礼告辞,退出了延英殿。

第十八章 藕断丝连(一)

“谢良臣,你去毓秀宫告诉暄儿,朕今日的午膳就在那儿用了,然后你再到瑶华宫走一趟,请婉容午时也到毓秀宫陪朕一同用膳。”皇帝抬头望了望殿外,对谢良臣吩咐道。

谢良臣情知皇帝这是故意把自己支走,有话单独同来兴儿说。他是个聪明人,答应一声出了殿,顺便把侍立在殿门外的两名小宦者也打发到了离延英殿百步开外的地方。

延英殿内只剩下了皇帝和来兴儿两人。

“小的见过皇上,祝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从十几天前藏匿闲厩院的落魄太子到今日身居泱泱大明宫的万乘之尊,来兴儿虽然明知他面对的是同一个人,但仍不免生出惶恐敬畏之心。

“嗯,朕倒是忘了,你既出身于闲厩院,与李进忠少不了有些纠葛。朕来此之前,你们已经先见过了,是吗?”

皇帝的问话使来兴儿依稀象是回到了两年前,当时在东宫凝香轩中,太子一语道破他清宁宫眼线的身份,令他如坠深渊,如今这一幕又似乎在延英殿中上演了,但此刻来兴儿心中已无惴惴之感。

“是的,皇上。”来兴儿回答得很是干脆利落。

“那么,传你来延英殿当差的事,你已经知道了?朕近些日子听景娘娘说起,你不仅骑术娴熟,这两年来随她又习学了技击之术,兼之粗通文墨,想不到小小年纪竟是个文武全才啊。”

皇帝说这话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揶揄。

“自今日起,这延英殿便会成为举朝上下瞩目的焦点,朕不希望延英殿内再发生两年前东宫那样的事,你明白朕的意思吗?”

来兴儿听了这话,再也站立不住,跪下叩首道:“小的明白,小的不敢。”

“朕并不在意有人对你说过什么,抑或要你去做什么。”皇帝的脸上瞧不出是喜是怒,“朕在意的是你今后怎么去做!宫中的情形你方才已听到了,朕先把话撂下,自今而后,延英殿中你身为掌书,一干人等无论谁出了差池,朕首先都将拿你是问。”

来兴儿虽然搞不清延英殿掌书是多大的官儿,然而先是见李进忠对自己拉拢要挟,又听皇帝亲口如此一说,心想这必定是个十分紧要的位置,不禁暗吃了一惊。

入宫前那晚芙蓉的话居然果真变成了现实,看来张皇后虽死,清宁宫残存于宫中的势力依然大到惊人的地步,无怪乎如柳毅那样的大智之人也只能向皇上进言,要将所有的宫人尽行遣出了。

“两年前朕没有处置你,你可知是为什么吗?”皇帝的声音中透着刺骨的冰冷。

“小的愚钝,请陛下明示。”

“那是因为从你身上,朕至今还瞧不出有寻常宦者的干进之心。记得朕当初要你留在景嫔身边时,你竟向朕提出要求情愿回马厩养马。

从那时起,朕便叫人暗查过你的家世底细。你父亲来慎行曾颇受先皇赏识,如果不是当年因病留在长安,落入叛贼之手,又不肯以死殉节,被迫出任伪职,受戮于独柳树下的话,你又岂会小小年纪便净身入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