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 (第1/4页)

消,京畿不宜再乱,不如暂且多留他在京兆任上几日,待查明睦王下落后再酌情发落,如何?”

眼见柳毅横眉立目,大小与自己绝裂之势,皇帝又有意回护曾庆则,李进忠虽一心想借故拿下曾庆则,尽快扶韦敞上位,以便把京兆府衙门划入自已的势力范围,但也不敢操之过急。

他悻悻地从座中站起,朝皇帝拱了拱手,不咸不淡地说道:“老臣天生一条操劳的烂命,别人只须张张嘴,老臣便要跑断腿。皇上、柳兄你们先议着,老臣这就去省里安排清查江陵城,寻找睦王殿下的下落。”说罢,用犀利的眼光盯了一眼来兴儿,竟自顾自地扬长而去了。

皇帝见李进忠知难而退,长抒了一口气,对柳毅叹道:“先生力辞相位不受,欲以布衣之身行运筹帷幄之事,今日可知难乎?”

柳毅默然片刻,怅然答道:“臣已身入空门,岂能再恋红尘?只盼三年之内辅助陛下得偿夙愿,臣也好从此重归林泉,炼丹布道,安享天命。”

一时间,一幕幕往事不约而同地在两人脑海中掠过,令君臣二人相对唏嘘不已。

而当听到江陵王投靠叛军的消息后,来兴儿头一个想到的却是纳玉。从逻些到长安,一路与纳玉相伴而行,来兴儿依稀觉察出纳玉和江陵王之间必定有着某种亲密的联系,不知她听到这个消息后会不会立即离京进往蒲州?来兴儿反复地在心中问着自己,每次的答案都只有一个:会。

“皇上起驾喽。”耳畔传来王保儿尖利的叫声,来兴儿打了个激凌,一下从臆想中惊醒过来,急忙扑身在地,恭送皇帝起驾离开延英殿。

皇帝走过来兴儿身边,倏地停下脚步,说道:“你扮做睦王本出自朕的旨意。此次逻些之行虽因长公主猝然离世而功亏一篑,而你能临机应变,冒险犯难,说服吐蕃赞当面应允下两国和亲,也算难能可贵。自今日起,来兴儿着加飞龙小使衔名,食六品俸,不必到任,仍留延英殿当值。”

飞龙小使是管马的差使,在宦者的职分中又偏于武职,来兴儿满心欢喜地叩头谢恩已毕,从地上爬起来一抬头,目光正与王保儿充满嫉妒的眼光相接,他冲王保儿做个鬼脸儿,竟顽皮地笑了。

皇帝走后,来兴儿正思忖着要出宫一趟,一来为到晋国公府上当面问一问李进忠关于他母亲身在逻些的消息究竟是真是假,二来也为到长宁长公主府找到纳玉,告知她江陵王人在蒲州叛军营中的消息。这时,小宦者庞明嗫手嗫脚走了进来,轻声向来兴儿报告:“院门外有一位宫人求见掌书。”

第四十六章 情窦初开(一)

延英殿的院子寻常人是不得随便出入的。来兴儿听说有人在院外等着要见自已,忙随庞明出了大殿,来到院门外一看,只见锦屏正来来回回不停地溜着腿儿,显见已在此等候多时了,心里一热,表面却仍嘻笑着上前招呼道:“你的耳目倒是灵通,我这才一回来,你就知道了消息。娘娘和雪晴公主都还好吧?”

锦屏闻声扭过头,眼见院里出来的当真就是来兴儿本人,不禁欢喜得拍手叫道:“我本以为宫中的几个小子一早起来闲着没事,在唬着我玩儿。不曾想当真是你回来了。走,快随我去见娘娘。”说着,上前一把拉住来兴儿就要走。

来兴儿想起在泾州临别时于承恩曾托自己向两位贵妃呈献礼物的事情来,他也不懂得大臣向后宫嫔妃送礼须避人耳目的规矩,当下吩咐庞明带着几名小宦者抬上那两个朱漆箱笼,一路招摇过市般地随着锦屏向后宫走去。

锦屏误以为是来兴儿从逻些城带回些礼物回宫孝敬娘娘,也未加多问,倒是来兴儿走着走着,觉出有些异样来,问锦屏道:“毓秀宫应该从此地往正北的方向走,你怎么领着我们朝东走呢?再说,这宫里的人都怎么了,走起路来都显得慌慌张张的,迎面碰到了,连个招呼都不打?”

锦屏用手一指来兴儿身后的庞明等人,恨恨地答道:“他们没告诉你吗?前几天宾皇子在毓秀宫被人砍去了脑袋,皇上限期抓拿凶手。于是,李进忠、禄光庭便趁势在大明宫大开杀戒,短短的三天之内,就杀了有几百名宫人、宦者,如今大明宫中人心惶惶,人人都害怕被李、禄两人手下的‘靖宫差房’认做是留在宫的张氏眼线,招来杀身之祸,才闹成了现在这副样子。”

“三天杀了几百人?!张皇后当真留下了这么多的眼线在宫中?”不知怎地,来兴儿又想起了东夹城龙首渠边的那个雨夜,心中说不上来是种什么样的滋味儿。

“哪儿会有那么多!要我说,只怕十成里有九成都是被他们给冤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