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 (第1/4页)

统辖的这片苦寒高原土地所出已远远无法供养众生。打前年起,我朝廷就只能依靠向周边各邦输出武士铠甲等物换取粮食来填饱军士和百姓的肚皮啦。我此次出巡南境各邦,最主要的目的也是为了寻找新的粮食来源,可上师您也知道,南境各邦间连年战火不息,土地大量落荒,自给犹不足,哪儿会有大量的余粮进贡给我们?而向北则大有不同,中土所辖河陇两道九州拥有千里沃野,直至蓟北的大燕国树旗建国之前,向为长安朝廷的赋税重地,若能将河陇间一半土地划入我吐蕃疆域,大举移民垦殖,不出三五年,则我数百万吐蕃人可衣食无忧矣。为吐蕃众生计,弟子恳请上师就不要再阻拦对中土用兵了吧。”

他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又字字入理,帐内吐蕃众臣听了,纷纷点首称是,大多数人都眼巴巴地盼着贡布上师不再开口反对与中土毁约交兵。

多措不顾众人反对,强行反驳道:“大将军这几年也曾率军攻城略地,占下过中土许多城池。可结果呢,不是因补给不足,就是遭到当地汉人的袭扰,旬月间只得无功而返,撤了回来。大论要施行移民垦殖,谈何容易!”

“这倒无妨。”朗格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解说道,“二十年前昆阳公主自长安出降吐蕃,使我吐蕃受中土文明影响颇深,可称做是吐蕃汉化阶段。如今形势倒转,咱们正可反其道而行之,在河陇一带力推蕃汉融合,以蕃化汉,强令当地汉人赭面易服,改其种姓,以结其心,长此以往,又何愁不能长久立足呢?方才,我劝林大人留在我吐蕃朝中为官,为的就是蕃汉融合的大计。”

眼瞅着多措被朗格驳得无言以对,林树心知今日之事已难挽回,于是向朗格慨然问道:“如果林某情愿留在逻些城,大论能否放尚大人和使团其余众人回长安去?”

贡布上师闻言,正要开口阻止,朗格已呵呵笑道:“大将军欲先礼后兵,眼下正缺少一位到长安的信使,这位尚大人如愿代劳,又有何不可?”

第五十章 独柳巷口

来兴儿抄近道从大明宫西南侧的延禧门出了宫,走不多远就是长宁长公主府所在的独柳巷。他才一拐入巷内,只觉肩头被人重重推了一把,身不由已向前趔趄几步差点儿跌倒,几乎与此同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了过来:“兄弟,你怎么才来?哥哥已在此等候多时了。”

来兴儿稳住身形,回过头,见身后立着个身量魁梧的大汉,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结义兄长骆三儿。

“大哥,怎么是你?”

来兴儿话音未落,即被骆三儿不由分说,顺势一把拉进了街旁一户人家的院子。

这是长安城中一处极普通的百姓人家,五六米见方的天井院四周三间上房,两侧厢房,一间灶房一应俱全。来兴儿正张着眼打量院内的布局,不防骆三儿伸手指捅了他肋下一下,玩笑道:“你这个假宦者还想再做多久?不如随大哥走吧,从此再也不用受这么多的拘束啦。”

“这是你在长安城里的藏身之所吗?你要走,去哪里呀?”来兴儿不答反问道。

“这个嘛,就不劳兄弟你多问了。”骆三儿迟疑了一下,这才收起笑,说道,“今天我来见你,为的是两件事,其一是专为向兄弟你道个别,二来也为奉命向你传达一则讯息,用芙蓉司正的话说,权且做为你告知皇后娘娘葬身所在的酬劳吧。”

“你果真要走?长安城呆不下去了吗?”来兴儿与骆三儿虽是当初被骆三儿的老娘几乎是强逼着结义成了兄弟,可自打到了京城以后,两个人几年相处下来,倒也还算是投缘。此刻乍闻骆三儿即将离开长安,心中委实生出几分不舍之情来。

骆三儿叹了口气,恨恨地说道:“兄弟你刚从千里之外的逻些回京,对这段日子长安城里发生的诸多事情一无所知。李进忠这条老狗在宫中大开杀戒,短短三天之内便有四五百人死在了他的手里,我们再要不走,不知还要连累多少无辜的宫人、宦者哪。”

来兴儿听他始终不肯向自己说明今后的去处,体谅他目下的处境,也没再问,只默默等着听他带给自己怎样的讯息。

岂料骆三儿并不急于继续说下去,反而试探着向他问道:“兄弟,这回到千里之外的逻些城走了一遭,在那里可曾见过张大将军?”

来兴儿见原先那个呆头呆脑的大哥竟也变得如此刁钻奸滑,抿嘴一笑,答道:“见到了啊。不过这位张大将军如今已成了吐蕃人,也没有再回中土的打算啦。”

“哦?快说说,你是在哪儿见到大将军的?你怎知他没有再回中土的打算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