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部分 (第1/4页)

及至今天在灵都观门前与被来兴儿率军士捉住、而且病得奄奄一息的李舒再次相逢,纳玉急切间已无路可选,只能拚了自己的性命不要,也要强逼着来兴儿放李舒一条生路,来报答太妃对自己一家人的恩情。

纳玉听到李舒一醒过来就认出了自己,心中百味交集,转身回到李舒身边,俯下身,情不自禁地抓住李舒的一只手,轻声呼唤道:“殿下,是我呀。你醒过来就好,我这就去找腾空道长来替你治病。”

李舒紧紧地握住纳玉的手,惨然一笑,说道:“你纵是此时请来神仙,治好我身上的病,又能如何?还不是要沦为别人的阶下之囚?果儿妹妹,你若是诚心救我,只须现在就带我离开此地,往北投向莫州,才算得是一条唯一的生路。”

纳玉哪儿肯他的话,一边好言安慰他道:“殿下,你现在连路都走不了,山下又有官军阻拦,莫州距此尚远,一时半会儿哪儿走到呢。莫如就在灵都观先将养几日,再走也不迟啊。”一边想站起身,去找李腾空。

李舒不由分说,手上猛然用力,一把几乎将未加防备的纳玉拽倒在他的身上,抬高声音命令道:“纳玉,你若不想要我去死的话,现在听我的命令,马上扶我起来,咱们马上离开这里。”

纳玉背伤本未痊愈,冷不防被李舒这么用力一拽,牵扯到了背部受伤的筋络,疼得她“哎哟”一声,斜歪在了李舒身边,一时间趴倒在地,难以起身。

“怎么?你身上有伤?”躺在地上的李舒素知纳玉自幼便得到其父纳布罗的亲自传授,身负高强武功,眼见被自己才一拽,就轻易倒地,心中油然而生绝望之情,不待纳玉做出回答,即仰面发出一声悲鸣:“难道孤王真的要命丧此地吗?母妃,长宁,咱们在九泉之下相逢的日子不远了……”

纳玉强忍着痛,挣扎着从地上爬起身,坚持劝李舒道:“殿下,我这就请腾空道长来,如果她说你可以走动,我便即刻带你离开此处,这样可好?”

这时,静虚子派在小院门外的十几名值役道士还没有离开,其中为首的一名中年道士走了过来,皮笑肉不笑地对纳玉说道:“这位姑娘,方才主持已吩咐下来,请姑娘尽快带此人离开本观,以免为本观招惹来不必要的麻烦。眼下这位施主性命暂保无忧,他既急于要走,姑娘你又何必违拗于他呢?依贫道之见,你还是趁早带着他走吧,以免迟则生变,那位将军倘若再上山来的话,只怕到那时你们想走也走不成了,后悔岂不晚矣。”

第一百二十三章 莫问因果

也不知是静虚子欲赶自己离开灵都观,激怒了纳玉,还是经中年道士提醒,真的担心来兴儿会带人去而复返。纳玉听罢中年道士的话,不禁停下了脚步,再次俯身,欲搀扶李舒从地上站起来,口中问道:“殿下,你先起身试试,看行不行?”

李舒见纳玉被中年道士劝得改变了主意,心中高兴,遂在纳玉搀扶下,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居然还能够站稳脚跟,一喜之下,连声催促纳玉道:“事不宜迟,咱们现在就走吧。”

纳玉既决定要走,自然要为两人路上的安危着想,并不急于带李舒离开,而是笑着对那中年道士说道:“道长,病人身体虚弱,可否容他略歇会儿再走。烦道长们代我俩向静虚子道长和腾空道长,多谢他们收留、救治之恩,以后倘有机会,我等必亲来观中当面向他二位致谢。”

中年道士心思也颇为通透,明白这是纳玉不欲叫人看到两人选择走哪条路离开,遂冲纳玉打个稽首,说道:“善哉、善哉。姑娘既肯带这位施主离开本观,对本观而言,便是立下了一份功德。贫道这就带人回观向主持报告此事,但愿两位能够一路顺风,早日平安抵达目的地。”说罢,回身招呼同伴,十几名道士跟随着他回灵都观去向静虚子交差去了。

眼瞅着道士们的背影消失不见,纳玉又向那女道童叮嘱了几句,要她代自己向李腾空致谢、告辞,并打发她进院合上了院门,这才转身搀扶着李舒,径自选了那条唯一上山的路走去。

“妹妹,你这是要把孤王带到哪儿去呀?”李舒见纳玉扶着自己不拣下山路走,反而要上山,不禁有些急了。

“殿下,你忘了是怎么被官军捉到的了吗?此时咱们倘若下山,一病一伤,走不出三五里路,便会重新落入官军手中。眼下只有找一条官军意想不到的路走,才能暂时躲过他们的围捕。再者,咱们先到山上避上一避,也可养养你的病,免得大病未愈,过于劳累,引致旧疾重发。”

李舒听纳玉说得有理,便不再说话,任由纳玉半架半扶着自己,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