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 (第1/4页)

谩V皇恰���

“只是什么?”

“只是我一向不识水性,单单靠着它恐怕游不出宫去。”来兴儿将幕笠摘下,在景昭面前晃了晃,有点儿难为情地说道。

景昭从来兴儿接过幕笠,拿在手中试了试它是否箍的结实,随口说道:“这是一顶上好的幕笠,宫中寻常人只怕用不得它,用它来托着你,顺流而下,游出宫应当不在话下。只是我有些奇怪,方才在宫内偷袭咱们的那名女子显然应是大明宫中人,难道吐蕃人竟会事先在大明宫中埋伏有他们的内线?”

来兴儿经景昭这么一说,脑海之中瞬间闪过一个人的名字,只是平素见此人一向都是柔顺温婉,全不似身负高强武功的样子,因此没有贸然向景昭说出自己对此人的怀疑,只说:“如此甚好,待下水之后,如遇险情,还请将军助我一臂之力才好。”说着,从景昭手中拿过幕笠,双手抱着它,纵身跳入了龙首渠……

由于在承天门前一战之下,张谅和葛坦两员率军攻入长安的吐蕃军队主将先后殒命,使得吐蕃军群龙无首,一时间陷入了慌乱之中。所幸天蝎军平日里训练有素,军中各级军官都有着丰富的带兵经验和较强的应变能力,在几员偏将的强有力指挥下,众吐蕃军士很快从慌乱之中警醒过来,开始向把守皇城、宫城的监门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反观禄光庭麾下的这支数千人的监门军中,虽然只有少数人事先知道他们的大将军欲临阵倒戈,归降于吐蕃人,但景暄在承天门外战死,而禄光庭莫名其妙地又被人杀死在丹凤门前,耳听着长安城内地动山摇般的喊杀之声,这些个监门军军士早已是士气全无,不待吐蕃军队攻将过来,便已纷纷四下奔逃,做鸟兽散了。可怜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还未来得及逃出皇城,就沦为了吐蕃军士剑下之冤鬼。

来兴儿和景昭二人取水路游出了大明宫,在宫外一个僻静的所在上了岸,径直朝着郭城外的务本坊跑去。因为张谅和葛坦命丧承天门前的原因,率先杀至务本坊一带的吐蕃军士得到召唤,纷纷赶往承天门前去支援,故而此时务本坊周围只有被吐蕃军士杀死的累累尸骨,看不到一名吐蕃军士的身影。

来兴儿走在头前带路,景昭紧随在他身后,两人穿街过巷,用了不到一刻钟的功夫就拐入了务本里。而正当两人欲从务本坊的坊门进入务本坊内时,从坊门的暗影之中突然闪出两道人影,挡在了两人身前,只听一个阴恻恻的声音说道:“两位跑到哪儿去了,叫我二人在此一番好等。”

来兴儿和景昭闻声注目观瞧,俱都大惊失色,原来在务本坊的坊门前挡住两人归路的不是别人,正是有当世头一号杀手之称的辛十二娘和回鹘巨盗波护二人。

辛十二娘先前在朱雀大街上亲眼目睹吐蕃军士冲杀进了长安城,仓惶奔逃之时犹舍不得放走波护这个大主顾,遂拉起波护,欲取道长安城东的春明门逃出城去。可是,已然是晚了一步,待她和波护二人赶到春明门前时,却见春明门的城楼之上已站满了吐蕃军士。原来,一得到安远门守军归降献城的消息,张谅即分遣多路人马,首先占据了长安城东西南北的十二座城门,谨防中土朝廷中尚滞留于城内的大臣、官员趁乱混出城去。

眼见前有吐蕃军把守住了城门,辛十二娘只得拉着波护转身奔回城内,想在城中寻下一处藏身的所在。无奈此时大批吐蕃军士已涌入长安,在军中将领的授意下,开始在城中大肆烧杀抢掠,辛十二娘和波护但跑过处,无不见有长安城中百姓残死于吐蕃军士剑下的惨状。饶是辛十二娘这样只认钱不认人的冷血杀手,也无法按捺心中的愤怒,接连出手,掌毙了一二十名正在杀人的吐蕃军士,却苦于自己和波护加起来只有四只手,难以杀尽如潮水般涌来的吐蕃军士,只得边战边退,无意间竟退回到了城东务本坊的附近。

辛十二娘恍然想起,自己受人雇佣,欲取景昭性命时,曾在务本坊内的国子监中觅得一处绝佳的藏身之所,遂带着波护径直朝着务本坊跑了过来。等到他们两人刚刚跑至务本坊的坊门处,正想要潜入国子监躲避吐蕃军士的追杀,却突然听到国子监院内传出两声如龙吟般的马嘶声,辛十二娘一把扯住波护,警觉地说道:“国子监中有蛮兵,你我还是暂在此处观察动静,以便随时可以出坊吧。”

第一百六十七章 三座墓碑

来兴儿和景昭两人从宫中游出,一路奔回务本坊时,其实辛十二娘和波护两人也是才到此不久。辛十二娘有意向来兴儿谎称自己已在此久候多时了,概因她一眼瞧见景昭跟在来兴儿身后,又想起了她还未完成的那件大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