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 (第1/4页)

此时,辛十二娘和江中石两人也赶到了。

景昭见老祭酒无话,冲刚走进来的辛、江二人微微颔首示意已毕,向来兴儿说道:“这几天好叫你们在城中久等了。景昭此番出城,虽未见到家父,却得到了一个十分紧迫的讯息,因此,才如此急着回来告知各位。”

来兴儿等人见他说得郑重,皆屏住呼吸,凝聚起精神,静等景昭继续说下去。

“吐蕃人已萌生退意,正在想方设法地从长安城中全身而退。”景昭双目灼灼地望着来兴儿,显得十分兴奋。

来兴儿听他这一说,也不由得眼前一亮,忙催促着问道:“快说说,是怎么回事?可是景元帅率军驰援长安,令他们闻风丧胆,不敢在长安城中久留了?”

“我方才已说过,此番出城没有见到家父。并且家父也不像你说的那样,率军驰援长安。五天前我出城后,辗转绕到了长安以西,本想去奉天找父亲,谁知还没走至一半的路程,迎面却遇到了家父帐前的行军司马,从他那儿,获知这一切的消息。

原来,家父在奉天得知长安失陷的消息后,没有贸然率军回援长安,而是挥师西进,一举攻占了汾宁要塞,切断了吐蕃人退回西疆的归路。这一下,就如同打在了毒蛇的七寸要害之处,长安城中的吐蕃人一下子就慌乱起来。

行军司马大人按昭家父的将令,率领五百军士潜入长安附近,收罗散兵游勇,四下联络官军,几天时间里已扩充至了一千多兵马,虽不足以立马对长安展开反攻,可也时不时地对出城的零星吐蕃军士进行偷袭,更加重了城内吐蕃人的恐慌之心。

现如今,城中吐蕃军的主帅表面上虽扶立了一位宗室做他的傀儡皇帝,摆足了一副欲在长安长久立足的架势,可据行军司马大人麾下斥候探得的消息,他已在军中精挑细选了五千精锐轻骑兵,意图主动出击,长驱二百里,一举从家父手中夺回汾宁要塞,而后便可率领其余兵马,从长安城中全身而退了。”

“来了还想走,这世上哪儿有这么便宜的事?小子,你只要告诉我这城中吐蕃人的主帅是谁,住在哪里,咱们之间的帐,不算也罢。”辛十二娘唯恐吐蕃人会立马撤离长安,令她斩将杀敌的愿望落空,打断景昭的话,向他示好道。

第一百八十二章 击鼓为号

“女侠不必如此心急,景某正要说到此事。”景昭虽平白无故地受到过辛十二娘的半路截杀,但一听到她话中分明透露出要刺杀吐蕃军主帅的意图,遂温言安抚她道,“我此次奉了行军司马大人的将令,特地赶回城中告诉你们几位,咱们要随时做好与城外官军里应外合的准备,最好赶在吐蕃军按他们的计划主动撤离长安前,在城里有所行动,闹出点儿动静出来,扰乱他们的部署安排,竭力叫他们不能就这么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得为此付出足够大的代价才行。”

“景将军,你有什么吩咐就尽管说吧。我等皆愿唯将军之命是从。”来兴儿慨然向景昭请求道。

景昭受到来兴儿的鼓励,腾地站起身,拉起来兴儿的双手,动情地说道:“兴儿,咱们既有缘在国有危难之际同甘苦,共患难,今后不妨就以兄弟相称吧。想来我出城这几天,你们在城中也做了不少准备,且说说你的打算,大家也好共同参酌参酌。”

江中石此时又冒冒失失地大声叫道:“我说景兄啊,你若迟回来一时半刻,这位大娘子和兄弟我便要到那大明宫中大开杀戒,杀他个人仰马翻啦。要说到动静,还有什么动静比到吐蕃人的中军大帐行刺动静更大。”

来兴儿正要开口喝止江中石,却听景昭赞道:“着啊!斩帅夺旗,向来是两军对垒时得胜的标志,倘若真能做到,将来长安收复,朝廷论功行赏之时,兄弟和女侠此举,足可列为首功一件。不过,我临动身回城之前,行军司马命人已打探明白,长安城中吐蕃军的主帅绝非等闲之辈,乃是率领一支天蝎军东拚西杀,鲜有败绩的吐蕃大将军纳悉摩。据报,这纳悉摩非但智谋过人,胆略超群,凭借着掌中一把裂云天蝎军,更是勇冠三军,武功堪称盖世无双,兄弟你和女侠二人想要对他行刺,只恐不易呀。”

听罢景昭这话,江中石还罢了,站在他身前的辛十二娘倨傲地一笑,不屑地讥诮景昭道:“小子,敢不敢跟我下个赌注,我若取得那纳悉摩的首级来,你须在我面前自裁,好教我提着你的脑袋去领下两万贯的佣金,如何?”

景昭没有半点儿迟疑,双手击掌应道:“但如女侠所说,景某情愿用自己颈上的这颗首级去换得纳悉摩的人头!”

来兴儿眼见势头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