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 (第1/4页)

唤拥氖焙颍�霾换嵛�饲��狡フ铰砜�锘伧剑�棺约合萦诟贡呈艿芯车氐摹!�

波护觉得来兴儿说得有理,点了点头,却道:“兄弟,这么说来,只要咱们能平安到达凉州地界儿,我波护便算立下了一份功劳,是吧。”

来兴儿尚未答话,他身后站着的江中石倒先开口了:“你这厮恁也啰嗦了些,功劳不功劳的,那都是我大哥考虑的事,用得着你瞎操心。”江中石因在收复长安一役中立下大功,经来兴儿保举,被皇帝封为六品神鹤军果毅校尉,在来兴儿麾下听用,此时已是官身,对波护这个昔日的江湖巨盗说起话来,自不免带着几分气势。

波护亲身领教过江中石的厉害,见他动了怒,只得暗咽了口唾沫,悻悻地不再言语了。

安远门外,早就为来兴儿这趟西行备好了七八车的财货,有二十名神鹤军士扮做脚夫候立在车前。来兴儿见一切准备妥当,叫军士牵过一匹青骢马令波护骑上,自己则和江中石翻身上马,一左一右护持在波护身后,大喝一声:“启程。”

第二百二十三章 苍原遇匪

果不出来兴儿所料,一路之上尽管不时地遇到吐蕃人拦下商队进行盘查,只要波护向他们亮出回鹘商人的身份,吐蕃人就会变得十分客气,有时甚至连官凭路引都不查验,便抬手放行了。

由此,来兴儿心中暗自得出结论:占领陇右、河西两道的吐蕃军还没有得到充足的兵力补充,生怕得罪回鹘人,引致回鹘人从身后向他们开战。倘若真是这样的话,料想今冬长安可保无虞,至少在明年开春前,吐蕃人没有足够的兵力威胁到长安的安全。一想至此,不由得心中暗喜。

虽然赶路赶得辛苦,可来兴儿一日也没忘了按照师祖青芒子传授给他的要诀习练功夫,短短的几天下来,渐渐领悟到了无影神功的精妙之处,无论是轻功步法,还是剑法,都自觉大有长进。

自长安出发后的第六天早晨,一行人终于抵达了凉州地界。来兴儿驻马远眺,但见面前尽是一望无垠的草原,只在连着天边的地方,隐隐可见祁连山上泛着亮光的一道雪线,确乎是一片天然的牧马场。

骆元奇在呈送给朝廷的军报中只提到了自己带领着一二百名残军潜伏在凉州境内陇右监的牧场之中,并没有报告自己藏身的具体方位,也没有约定接洽的时间和地点。来兴儿眼望辽阔的大草原,心中正在为如何才能尽快地找到骆元奇残部犯愁,就听到与他并马而立的江中石手指着右前的方向,向他叫道:“大哥,快看,马群!”

来兴儿顺着江中石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右前方的草原上由远及近,朝着商队所在的方向,有数百匹马正在狂奔而来。

“全体戒备,护好货物。”

来兴儿朝身后的军士断喝一声,勒紧小白龙的缰绳,小白龙会意,两只前蹄高高地抬起,就地来了个人立,随即发出一声龙吟般的长嘶,翻蹄亮掌,迎着马群便冲了上去。江中石唯恐来兴儿有失,忙催动跨下的“追风”,也跟着冲了上去。

说也奇怪,朝着他们奔跑过来的那群马当中的头马听到小白龙发出的那一声长嘶,竟慢下了脚步,带着整个马群的速度都放缓了下来。

依来兴儿在闲厩院时听师父苏福忠传授的牧马经,凡是在大片草场之中放牧的马群,群中必有头马,只要能降服了头马,那么整群马也就不会再与你为敌了。因此,当来兴儿经江中石提醒,发现有整群的牧马朝着商队的方向奔跑过来,脑子里闪过的头一个念头便是要率先降服马群当中的头马,于是,便毫不退缩地骑着小白龙迎面冲了过去。

及至来兴儿、江中石二人骑马冲至距马群百步的距离,突然见马群之中有十几匹马的马背上骑坐上了身穿毡袍的骑手,一惊之下,忙勒紧缰绳,停了下来。

那十几名骑手翻坐上马背,才发现前面不远处的来兴儿、江中石二人,其中一人指着来兴下跨下的小白龙,对其他人扯着嗓子叫道:“弟兄们,快看哪,那小子骑的像不像是一匹传说中的龙马?”

他的同伴们纷纷舞动着手中银光闪闪的刀剑窜掇道:“老大,把那马上的小子一刀宰了,龙马不就是咱们的了吗?”

小白龙傲然挺立在马群面前,在头马率先停下脚步之后,马群当中没有驮着人的马匹也跟着停下了脚步,只有马背上骑有人的十几匹马在骑手的呼喝之下一直冲到了来兴儿和江中石跟前,才收住脚步。

眼瞅着这群人虽身穿吐蕃人惯穿的毡袍,手拿刀剑,一副气势汹汹、来者不善的架势,但听他们分明说的是汉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