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1/4页)

子免得在世间受苦。

青青那时仍然懵懂,却对局势已有模糊认知,她读过靖难之役,知道被掳走的公主妃嫔都是何等凄凉下场,当下已立定决心要服下这一丸药,但姐姐们大多踌躇,皇后一走,六姐七姐更是商量着要出宫投靠舅家,只青青一人往生母茹妃长居的长春宫方向走,走到母亲教她读书人字的小窗前,便打算与她的回忆死在一处。

但未料到横空多出一只手,攥住她捏着红丸的手。

他出现似天神下凡,在人人四散逃命的时候还为找她跑得满头是汗,“殿下,不可轻言生死。”

她记得她大约是一脸茫然地望向元安,回答得理所应当,“这是父皇母后的主意,我自然要听,且我又不似几个姐姐,出了宫还能投奔舅家,这天底下只我独一个儿,宫门一破,便只剩死路一条了,你来阻我是何意?”

元安穿一身鱼龙补服,分明已是掌权之人,却依然如初见一般卑微地跪在她面前,“殿下听微臣一言,殿下可还记得茹妃娘娘临终前是如何嘱咐的?“

她记得母妃那张血色退尽却依然美丽的脸,那时她倚在床前,轻轻抚摸面颊,断断续续说着,“青儿,娘的心肝肉儿,娘一生孤苦,最后也只得你一根血脉,你……但愿你一生无忧,不必如我一般,轻言生死,郁郁而终。”

青青陷落在回忆当中,恍惚出神,元安情真意切,几乎字字泣血,“死不难,活着更不易,但凡有一线生机,即便是为了故去的茹妃娘娘,殿下也该争一争。如殿下信得过,微臣斗胆请殿下随微臣去西六所暂避,西六所空置多年,又有一处活水,万不得已之时刻洑水出宫。”他的话还未讲完,远处的杀声便又近了,元安不敢再做停留,抱起她便向西六所去,将她藏在床下暗格中,合上暗格时他立下重誓,“殿下放心,微臣必定拼死以护殿下周全。”

她记得,那时她经由那最后一个眼神,在黑暗闭塞的空间内却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安心,她全身心地信赖着身边这位如父如母的元都督。

死不难,求生更是不易。

未料到直至今日,她依旧在生与死之间徘徊,不能下定决心豁出一切。

或许是冬雪白无垢,春雷唤梦醒,她对风华世界仍然心存留恋,才会将药丸收在掌心,一如多年前,她困在暗格,听天地变色,满地仓惶,却仍然抱着一线生机。

“父皇……”她低垂眼睑,喃喃自语,“他日相见,只怕你们都不肯认我了。”

“娘娘饿了不是?正好灶上炖着干贝鸡粥,是绍兴手艺,听说娘娘家里祖籍绍兴,这呀既尝一尝家乡味,也能补补身子,多好。”喜燕端着一碗黑漆漆汤药走进来,身后还跟着两个眉眼清秀的小宫女,就这么一时半会儿的,周英莲便将人手都清点齐全,难怪陆晟喜欢用他。

喜燕絮絮叨叨地将青青扶起来,哄孩子一般,“娘娘先用药,过会子换身衣裳起来再吃,也省的躺得久了,精神越发的不好。”

那汤药黑乎乎的,看一眼就起腻,青青原不想喝,却又懒得与喜燕多费口舌,便一闭眼预备老实喝完,谁知才咽下去两口,便不受控制一般哗啦啦全吐了,她肚子里没东西,呕出来也全是水,可怜得紧。

喜燕连忙替她拍背顺气,又指派人去请太医,青青缓过气来,吩咐道:“药我不吃了,你去将元安叫来,我有话要问。”

喜燕却不肯听,“药不能不吃,娘娘为肚子里的龙胎着想,也该服了着帖药,灶上还剩着,奴婢这就去取……”

青青一扬手,把喜燕刚拾掇起来的白瓷碗打翻,“这药我不吃,就是皇上来了我也不吃,你若不肯去叫人,我便亲自去。”她说完,顺势便要起来,吓得喜燕慌忙跪下求饶,老老实实地出门寻人去了。

元安来时已换过一身雨过天青色衣裳,已将昨夜沾染的血腥气都随旧衣裳一并扔了。他再次出现,依然如陌上公子,面如美玉身如柳。

他俯首、弓腰,规规矩矩行礼,却不再称她殿下,“奴才元安,给娘娘请安。”

她看向他,一时之间只觉得心如刀刺,痛入骨髓。

她闭了闭眼,等了许久才说:“你又骗我一回,真是厉害。”

元安心头一震,却仍低着头,死死盯着床下一片喜鹊登枝雕花,木木然答道:“奴才……不敢。”

她轻笑,嘴角带上一丝嘲讽,“说了千万次不敢,但下手做事,哪有一次真的不敢呢?元公公,你对我,可说是心狠手辣毫不留情了。”

“奴才不敢,奴才……奴才从不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