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 (第1/4页)

镶黄两旗,另有斋桑古、硕托等贝勒并汉人降将李永芳、孙得功等人的大力支持。此外,八旗贵胄之中还有主管镶红旗的岳托,镶白旗的杜度,以及议政大臣何和礼等人保持中立。

1625年元月,阿巴亥以国不可一日无主,努尔哈赤亦早有立幼子多铎为太子之意为名,企图立多铎为后金汗王,而皇太极等人却声称“汗父之仇未报”,“为汗父报仇者方可称汗”,拼力抵制。最终,后金新汗不能立。阿巴亥以大妃之位,与诸贝勒、贝子等共议国政。

二月,阿巴亥得到林丹汗传信,声言已找到杀死努尔哈赤之人,并将“凶手”楚钟南等人封为百户收留。同时,林丹汗派人四处传播努尔哈赤乃为意图抢马而被杀。八旗部众知道这一消息之后大怒,阿巴亥写信与林丹汗,要求林丹汗交同楚钟南等人,否则血洗草原。林丹汗不予理会,将信使割去鼻子耳朵之后放回。至此,双方正式成为敌对方。三月,阿巴亥以四大贝勒骁勇善战,正黄、镶黄两旗旗主阿济格、多铎尚还年轻为由,迫使四大贝勒领兵出征蒙古,却使自己三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并岳托、杜度五人领兵抵御同样听到消息而蠢蠢欲动的大明辽东孙承宗部。

五月,东北天气温暖,征剿蒙古的四大贝勒正式出征。皇太极独领正白旗与正红旗部分兵马进击察哈尔林丹汗本部,代善与莽古尔泰、阿敏等三大贝勒却领着两蓝旗与正红旗部分直扑科尔沁,目标直指格勒珠尔根。

……

科尔沁河川众多,水草丰茂,曾为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撒尔后裔孛儿只斤氏所封之地。后因为战乱等诸多原因,科尔沁一部迁至脑温江与松花江流域,亦即日后的松嫩平原。女真兴起之后,努尔哈赤因感于蒙古人口众多,战斗力强大,便不住拉拢,为了将投靠的蒙古各部收拢麾下甚至不惜与林丹汗大战。可以说,在其被杀之前,靠近辽东一侧的蒙古诸部已经被其拉拢了大半,尤以内喀尔喀以及科尔沁诸部更是与后金关系亲密。

但是,这一切都因为他的突然被杀,以及八旗的内部争斗而告终。大妃阿巴亥因为蒙古各部心向战功卓著的四大贝勒,生恐这支强大的战力会成为四大贝勒手中的筹码,不惜以“血洗草原”为威胁将其推往林丹汗一面。当然,仅仅只是口头上的几句话当然不可能真的逼使蒙古各部与四大贝勒为敌,所以,她还派出了兵马前往蒙古杀人。而这支军队,就是抚顺贝勒李永芳所率领的汉军。

……

“总兵大人,咱这是第几个了?”

春天的平原略显湿润,地上的小草已经极为茂盛,远远望去犹如一片碧绿的海洋,让人视野开阔之余忍不住心旷神怡。但是,这片碧绿虽好,却掩不住春风中所挟带着的浓重的血腥气。天命七年的时候,因蒙古科尔沁部首领明安率同部兀尔宰图、锁诺木、绰乙喇札尔、达赖、密赛、拜音代、噶尔马、昂坤、多尔济、顾禄、绰尔齐、奇笔他尔、布颜代、伊林齐、特灵,喀尔喀部石里胡那克,并诸台吉等三千馀户,归顺努尔哈赤,得授三等总兵官,并受命别立兀鲁特蒙古一旗。明安自此成为松嫩平原上科尔沁部落之长,也因此受到了林丹汗的嫉恨。但因为有努尔哈赤为后台,明安虽然惧怕林丹汗的势力,日子过得倒还不算赖。

可是现在,他所统领的兀鲁特蒙古部却受到了一支八旗兵的扫荡,纯为杀人放火而非仅为劫掠的扫荡。

“我也记不太清了。恐怕也有十个八个了吧!”李永芳搂了搂花白了胡子。看了看刚刚被自己屠灭地这个兀鲁特部所属地小部落。又看了看自己麾下那些正四处放火地士兵。微微摇了摇头。

“大人。遵您地令。青壮愿意逃跑地。一个没杀。”一名将领骑着马跑了过来。对李永芳说道。

“嗯。整军。叫兄弟们集合。”李永芳下令道。

“大人。是要去打拉土佛城了吗?”那将领有些兴奋地问道。

“拉土佛可是明安地老巢。那里地牲畜人口可是不少啊。”先前那个问话地将领也开口笑道。

“得功啊。可别把事情想得太好。拉土佛被明安经营了好几年。可没那么容易就打下来地。”李永芳微笑着对这名将领说道。

“不好打那是给那些女真人、蒙古人说的。咱们还怕他那个小土屯子?”得功,也就是致使前一次十余万明军大败,使得后金吞并了整个辽东的罪魁祸首之一的明军降将孙得功。他与李永芳交好,甚至受其劝说而叛国投敌。努尔哈赤失踪之后,四大贝勒首先就把李永芳给圈了起来,要不是因为阿巴亥突然杀出,李永芳差点儿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