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 (第1/4页)

“哼。骗咱们又怎么样?”“朴将军”微微一翘嘴角:“咱们现在已经四面受围。跑都跑不了。后金国内就算有援军。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难道你想为济尔哈朗他们打前锋。抢着送死么?与其那样。何如归顺北荒军?大不了。跑到小北荒去。就算皇太极亲自率大军来了。也只能望洋兴叹!有朝一日。后金被大明所灭。咱们回到朝鲜也是英雄豪杰。”

接连出兵对一支部队,尤其是这年代地部队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可是,小北荒的军队却不仅一把把建州左卫从后金手里夺了回来,还强袭了后金北方,之后,又再次出击,接连跟汤古代、多尔衮等人在图们要塞交战,并且对峙了许久。这还不算,如今他们更是绕道朝鲜,利用自己冬季行军地速度优势,把济尔哈朗所部一万余人给围了起来。

按照常理,这样频繁的出动会使得军队疲劳,甚至也会让士兵们有所不满。尤其是小北荒地军队并不像外界猜测的那么多。原本的三千正规军,加上五千预备队,再加上孔有德、尚可喜等人所带过来地。经过淘汰之后的几千人,其实小北荒的总兵力根本就不够一万五千人,这里面还要去掉防守北面和西面长白山麓的三千骑兵,还有水军的两千余人,楚钟南也没有临战扩招。毕竟小北荒人口本就不多,对士兵的要求又极为严格,纵然许多“民兵”在孔有德等人的眼里已经是极为不错的士兵,却依然难加入部队。所以。真正参予围剿济尔哈朗所部地,也不过才一万多人。

可是,济尔哈朗并不知道他自己面对的敌人只有这么点儿。

因为,临时成立的后勤辎重营并不包括在正式的军队番号之中。可为了保证在冰天雪地里地辎重运输,军委却征招了超过六千人的庞大后勤队伍。而很显然的,这六千人也被济尔哈朗加到了敌人的行列。事实上,阿巴泰把守珲春的时候,就曾非常不幸地被路过的庞大后勤队伍所震动。

“军队打仗。靠的就是后勤。尤其是装备战优的一方。各种方面的保养、补充就显得极为重要了。而在其他方面相差不多的时候,谁的后勤工作做地好,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可惜,后金一向只知道就地取粮,以战养战,对这方面根本就没有什么考虑。遇到麻烦的时候缚手缚脚也就不难以理解了。”

成功围堵住济尔哈朗,胜利似乎就在眼前。可惜。小北荒地百姓、士兵,还有将领。大多数都是辽东出身,对这种只是行行军。筑筑城就能获得胜利的事情感到太难以置信。就连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甚至是毛承禄、陈光福等人也是在兴奋之中掩藏着不少地担忧。他们是跟八旗军打过许多年仗的。每次地正面作战都是败退,基本上没有取到过一场像样的胜利,可现在……这情形似乎也过于容易了一些。

“我还是觉得有点儿不得劲儿。你们说这济尔哈朗到底是不是女真人?”尚可喜揉着自己大脑门儿,眼巴巴地看着沃尔姆斯。他以前是瞧不起这老外地,一个蛮夷居然还带着他们这群天朝人打仗……可现在看来,这家伙还是挺有点儿本事的。

“很明显,他是女真族出身。”沃尔姆斯微笑着耸了耸肩,“尚团长你也不必不得劲儿。我们的敌人非常的多,这只不过是开始而已。以后,我们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优势了。”

“你是不得劲儿,我是糊涂!”陈光福苦笑着瞅了瞅尚可喜:“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这道理谁都懂。济尔哈朗这些人虽然年纪不大,却都是跟着他们的老子前辈们打老了仗的,没道理不懂这些。可他们怎么就栽到这一点儿上了呢?八旗军那可是一向勇猛无敌的呀。可咱们自从把他给包围之后,他就没带人打过一场像样的突围战,他到底想怎么样?”

“他不是不想打突围战,而是打不起。毕竟,战争不是一两件优良的武器装备能解决的,战争的胜负在很多时候其实都是取决于双方的后勤。所谓内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战争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沃尔姆斯微微地摇头,又叹了口气:“就像大明与后金的征战。其实大明的国力超过后金许多倍。可是,为什么他们屡屡战败?这里面的固然有很多,你们两位恐怕也能列举出不少,可是,我相信,你们绝对抓不到重点。”

“沃将军,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大明屡战屡败,不就是那些朝廷里的混帐玩意儿瞎搞?”陈光福不耐烦地叫道。他在小北荒的时间虽然不久,但也知道这里的上下级之间并没有那么多的讲究,更加不像大明内部那样有着许许多多的臭规矩。这里的军队对制度的要求十分严格,却不在乎那些虚头巴脑的玩意儿。因为这里的军队不是个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