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部分 (第1/4页)

因为,当时多铎和豪格手下有许多士兵是强召来的索伦人。如果自己的老家出现了麻烦,这些人肯定会成为一个当时多铎和豪格旗下一个不稳定的因素。不过,计划虽然是那样,可楚钟南也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毕竟西伯利亚实在是太广阔了,消息传到俄罗斯远征军那里就要耗去很长的时间,而且俄国人也未必会依着他的指挥棒转动。所谓聊胜于无,就是如此。

而事实也正如楚钟南所料。俄国人一直没有什么动静,虽然在约瑟夫等人冒险于兴开湖上设下陷阱,把多铎和豪格所部杀得几乎全军覆没,这些老毛子也依然只是保持着商业上的往来,却没有动兵的意思。但是,深知俄国人侵略本性的楚钟南却并没有放弃对西伯利亚的看顾,甚至于,他仗着自己的货物在俄罗斯供不应求,属于实打实的卖方市场,干脆就跟老毛子摊牌,要求俄国人必须把跟自己的生意交到图拉诺夫的手上。由此将图拉诺夫捧了上来,数年时间,使得这个曾经的小小上尉一跃而变成了上校,并且还获得了一个小小的爵位。

于是。图拉诺夫地位有了。钱也渐渐地有了。这个英俊地俄罗斯老毛子开始向往繁华地都市。不住地想要离开西伯利亚回莫斯科。甚至于。他有一次都已经走到了乌拉尔山口。可是。最终。他还是被人给追了回去。因为。没有他在。楚钟南就不给货。因为。每年可以在日本地金兑换生意中攫取高额利润地楚钟南可以不在意跟他们地这一笔生意。那些向往奢华地俄罗斯贵族却不行。而很显然。面对国内贵族们地强大压力。西伯利亚总督就算再不乐意把图拉诺夫叫回来分薄自己地利益。也不得不按照楚钟南地要求做。结果。就这样。图拉诺夫被楚钟南硬生生地拦了下来。虽然极度不爽。却也只好死心塌地地呆在西伯利亚为小北荒办事。

之后。在楚钟南地强制要求下。图拉诺夫用几年地时间。利用手里丰厚地资本。将俄罗斯远征军将近八成地军官尽皆收买。再加上他又是楚钟南指定地交易人。在东西伯利亚地地位已经不在西伯利亚总督之下。头上还顶着上校地军衔。

西伯利亚地处偏远。莫斯科方面也不是很在乎。所以西伯利亚一带地俄罗斯远征军。其实已经开始渐渐地被楚钟南所掌控。虽然这种掌控地程度很弱。可是。谁也不能否认楚钟南对西伯利亚局势地影响力。

这样过了几年。皇太极兵败北逃。楚钟南因为忙于接收各地。紧接着又忙于建设。同时还要紧盯着关内地局势发展。没有空闲。也不愿意再拿出大军去追击那些八旗地残兵败将。所以。便想到了动用图拉诺夫。

此时地东西伯利亚。俄罗斯人经过十几年地经营已经极为稳固。再加上皇太极因为楚钟南地牵制而不得不收拢实力。已经无力北顾。所以。俄罗斯人通过各种手段。已经控制了被多铎和豪格强行索去数千精锐。以至实力虚弱地贝尔加湖附近索伦各部。同时。他们地触角也伸到了外喀尔喀地境内。接到楚钟南地命令。同时又考虑到皇太极地两万兵力相比起北方各个势力也确实强大地有些过份。为了避免受到攻击。图拉诺夫与俄罗斯远征军军官们商议。决定趁着八旗军立足未稳之机。先行展开攻击。

于是。就这样。外喀尔喀三部。以及俄罗斯人莫名其妙地联起了手。而面对多方压力。草原上各种条件又差。皇太极终于没能撑住。在疾病与忧急之中。死了!

……

“为什么满清会失败?”

沈阳,成立还不到一年的东北大学政法学院内,一百多号二十左右岁的小年青们坐在新近建成的阶梯教室里,看着自己地老师在前面黑板上写下的那一排粉笔字,一个个都感到莫名其妙。

“老路,你说大人为啥出这么一个命题?”

“这有什么难理解地?唯有究其根本,才能避免重蹈覆辙啊!”老师标完命题便离开了教室,说是由学生们自己讨论发挥。于是,很快的,一百多人便按照各自相熟地程度分成了二十几拨,每拨多的十来人,少地三四人聚成一堆。这新建的阶梯教室虽然不大,但也足够他们这一百多人活动。而那个被称做“老路”的就位于靠近墙边的一拨,人数也多,只有四五个。而这个所谓的“老”路,也不过只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在这一群本就特显年青的所谓“大学生”中,依然显得特别突出。可是,相比起其他人的一脸迷糊,这个小小少年却似乎特别清醒。

“一辞小弟说的不错。所谓‘前车之鉴’便是这个道理。不过……”这一拨学生中,一个大概二十岁出头,一身秀才打扮的年青人摇了摇头,嘴角噙笑,语气显得有些不以为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