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部分 (第1/4页)

这个不过才十几岁的学生的那一丝轻视。

只凭区区几句随意之言就调动起了他们地兴趣。这个小子也不简单。

“自古以来。就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之类地话。上位者巴不得老百姓什么都不懂。就只知道逆来顺受。可我们大人却要推行全民识字。三位可知缘由?”随着马车缓缓地移动。瞄了一眼外面繁忙地景象。路一辞又向正打量着路边情景地三人问道。

“愿闻其详!”顾绛转过头来。微微拱手说道。

“推行全民识字。其实是为了长治久安。”路一辞解说道:“因为只有大家都读书认字。才会尽可能地减小甚至消弥士人与农工商之间阶级差距。”

“这话何解?”黄宗羲立即问了出来。“自古。便是士农工商四民并立。士人为首脑。农为根本。工为用。商主流通。四民健全。方可天下安定。全民识字虽然好。可真若做到了。岂非消弥了士人地存在?如此。何人可为首脑?而若无首脑主持。天下必乱啊!”

“呵呵。三位先生。大明如今也是四民并立。可它乱得可够呛!”路一辞微微一笑。也不正面回答。只是说道。

“这不一样。”王夫之摇头答道。

“有什么不一样?士人自古便自认高人一等,什么‘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什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他们掌握了知识,掌握了政权,可是,他们中地绝大多数却对自己所需要做的工作却基本不了解。而士人所代表的缙绅们,在每个朝代,其实都是天下大乱的根源。”路一辞冷笑道。

“顾某知道,当今天下确实有许多为富不仁之辈,也知道确实是有着数之不尽的贪官污吏,正是因为这些人,才会使得我大明陷入如今的境地。可是,路小先生所言,似乎有些过于偏激了吧?”顾绛皱眉说道。

“一点儿都不偏激。”路一辞笑了笑,又向顾绛说道:“听说顾先生并不是一个读死书的人,但是,不知道你有没有深入细致地研究过历朝历代的各种情况?不管是他们的发展,还是最终的灭亡!”

“路小先生这话又是什么意思?”黄宗羲的兴趣这时候已经彻底提了起来。他知道钱谦益为什么要把这个路一辞留下来了,这个少年人已经不仅仅是不简单的问题了,光从刚才地那句问话,他就发现,这个路一辞,或者说是那个什么东北大学所研究的问题似乎远比大明的那些书院所研究的要深入的多。大明的书院学习的是圣人地学问,可这个东北大学似乎已经研究到了历代王朝的兴衰的根本。而很显然,这中间的差距不可以道里计。

“是啊,路小先生,难道你们那东北大学研究过这些?”王夫之也问道。研究历朝历代的发展灭亡,这要

大明的那些书院,又有谁敢去做?

“当然。”路一辞微有些傲然地答道。

“那不知……你们研究出了什么结果?”黄宗羲紧接着问道。他在史学上地造诣非常深,心里对历朝历代的发展灭亡自然也有着自己的看法。但也正是如此,他才想听一听路一辞能不能有什么新颖地见解。毕竟,从对方刚刚所说的,推行全民识字居然是为了长治久安这一条上,他就发现,东北的执政方法与历朝历代有着很大的不同。

“知识!”

“知识?”

“正是。”路一辞点了点头:“其实,王朝地兴乱,不过是利益的再分配。而这种再分配,也正是因为知识的不能共享所导致的不平等所致!”

“愿闻其详!”

几乎一致地,黄宗羲、顾绛、王夫之三人都伸长了脖子。

三人不说是学究天人,也都还比较年轻,可是,他们三人的学问却是不用说的。路一辞地话虽然有些模糊,却顿时触动了三人的内心一直在研究并且渴望地东西,似乎为他们张开了一扇窗户。可是,窗户的开口太高,他们无法看到外面地东西,只是看到了透过窗户的那一缕光线。所以,他们才会这样急不可耐地想要知道外面到底是什么情况。

“天下大乱,直接原因其实很简单,要么是外族入侵,要么是土地兼并,要么是昏君当道……但是,不管是哪一条,归根到底,其实都是因为老百姓不堪其苦。可是,老百姓为什么会苦呢?只要读过两年书的人,都知道‘以农为本’这句话,也都知道,我华夏大地,有九成以上的百姓都是农民。可是,话虽如此,不管是谁,却几乎从来都瞧不起农民,并且将其当成了可欺之辈,甚至于农民本身也瞧不起自己,有的农家为了摆脱这个身份,几乎倾家荡产的去培养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