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1/4页)

“要不,派人请示一下阿里海牙大人?”朱胜见自己实在控制不了这个莽汉,只好委婉劝说。

言下之意就是,阿里海牙让老子统领水师,你别在这里唧唧哇哇,要不是不听命令老子就告诉阿里海牙大人。

“不用了。”莽古摇头,自己好不容易才因略懂水性混上了一个千户,别到时阿里海牙大人生气又把自己打回原形,汉人地位虽然低微,但大元朝又有任用提拔汉人为统领的习惯。

“那请千户大人暂且休息片刻。”对于这么一个混人,朱胜完全不放在眼里,只是大元朝在用汉人的同时也在防备,实在教她头痛。

“好。”莽古可不会跟朱胜将礼貌,说不定等这一战打完,他朱胜又得乖乖滚回他的汉军。

当然,这只是莽古心中对长生天的祈祷。

范友信情绪有点低落,在李庭芝大营被刘义抢了头彩,自己只好率领2万援军沿江岸而上以协助小范大人,想当初福州观察使、殿前副指挥使范文虎就因为鞑子封锁了两岸,用火把照明后弓箭手放箭才被吓得屁滚尿流。

“范大人,此战胜负与大人你的援兵关系最大,在下斗胆,如果援兵与鞑子相遇,请大人无论怎样都要跟鞑子狠狠打一战,而不得军令前不能后退。”

想起那个不拍死的义勇头领张贵说的话,范友信略色稍稍平静,再想起他对李大人的辩解,范友信更是有点佩服,想不到一个江湖豪杰也如此能说会道,这倒让他有点惭愧。

不过心里也有一把阴火,难道就认为自己一定要败退不成?

范友信本就是对刘义抢了头彩心里颇为不服气,怒气涌上心头,当着面立下了军令状,在没有得到退兵的命令之前一定死守,不让鞑子攻破阵型,抢占右岸。

违令者,斩。

“大人,小范大人发起攻击了。”范友信正低头赶路,身边的亲信范明看到远处火光飞舞,马上告诉范友信。

“离小范大人的水师还有多远?”范友信抬头看了看划过黑夜的霹雳炮,问道。

范明跟从范友信时间较长,对范友信谨慎的性格非常清楚,道:“离小范大人的水师不到三里路了,不用半个时辰就可以赶上。”

“探子都派出去了吗?”范友信心神不定,有点担忧问道,当初范文虎被鞑子占据了汉水两岸从容击败,自己既然立下了军令状,就要想办法保住范天顺的右路,让水师有进可攻退可守。

此战李大人也说得非常明确,不求向襄樊输送多少物质,更不求打通襄樊的去路,只求杀敌,多杀敌,这样才能激扬大宋的士气,低迷的士气,让宋军处处挨打不敢战。

困守鄂州殿前禁军五六万人,士气低迷,将士忧心忡忡,范文虎屡战屡败,再这样下去,估计就直接举手投降了。

“都派出去了。”范明点头道:“一路上都很平静。”

“不,”范友信摇摇头,道:“这是暴风雨前的平静,传令下去,让弟兄们做好作战的准备。”

“那,那黑衣队?”范明迟疑问道,他对这些不明身份的黑衣队保持一定的警戒。

黑衣队,就是范天顺动员大会的那种人。

“派。”范友信咬牙,道:“都给弟兄们说清楚了,三杀令对每一个人都适用。”

想起这都是自己一手训练出来的士卒,范友信心在滴血:“死去的弟兄的妻儿父母,一定要记下来,我们幸存下来的人要不离不弃,守护相望。”

不像禁军来自各地,范友信带来的厢兵多是邻里,甚至叔伯兄弟,大家也能齐心协力,战斗力其实也不算弱,只是武备不齐,平素训练不足,和禁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幸好李庭芝在出发之前给他们补足了装备兵器,范文虎竟然也难得大方答应,简直是碰到鬼了。

第七十七章 大战龙尾洲(4)

阿里海牙有点恼,舟船虽大,但连连撤退也使得舟船不停摇晃,此时的他正在张青青的扶持之下勉强站住了脚步。

“该死的,该死的。”阿里海牙喘着气,对于他来说,舟船的不停晃动比起厮杀还要累人,看着不断在空中飞扬的火炮,气就打不过来:“霹雳炮,霹雳炮?”阿里海牙大声喊道:“我大元朝的水师不是也准备有吗?怎么就不见朱胜还击?”

张青青心里也着急,这次死缠烂打跟阿里海牙前来前线,要是让自己爹爹知道,估计以后就出不了军营了,自己之所以冒险无非是想看看那人有没有随同宋军而来,要是遭了大元士卒的俘虏,自己也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