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 (第1/4页)

“张大人。”方回忍不住叫了一声。

张贵这才转过身,看到是方回,连忙道:“胡掌柜,你帮忙招待一下,万里先生难得有空,是不是想买点柴火?”

“不过万里先生可以迟点再买,矮张保管给你做一种更好用的柴火。”

万里尴尬笑了笑,道:“你们两人先忙,我们等一下。”

梁曾也不见外,约莫知道张贵就是那种不拘小节之人,三人寻了地方坐下来,看这个节度使、均州军都指挥使、招抚使竟然要干什么?

只见张贵拿了一个大铁盅,里面装了不少小石炭,张贵又拿了一个大铁杆,狠狠的把这些石炭锤击成粉末,这显然是挺费劲的一件事,幸好张贵臂力还不错,捶打了一刻钟,就弄了一大堆黑色的粉末。

然后又找了些木屑,还有木炭,继续放到铁盅里锤成粉末,最后却是一些黄泥,还是放在一起,锤成粉末。

梁曾莫名其妙的看着张贵,却看到他最后把这些东西都混合在一起,然后放水和成泥巴状态,只不过这泥巴却是黑色的泥巴。

接下来却见张贵拿出一个铁皮做成的原形的约一个拳头大小的长罐子,然后把这些泥巴放进罐子里,压实,定形,然后再敲出来,一个比拳头略大,中间有十多个小洞的长条体就做成了。

张贵连续做了将近一百个,竟然用去了一个时辰,梁曾暗暗佩服,此人为人处世不知怎样,单凭这一份专注,就必然不是普通人。

“这以后就叫做蜂窝石炭了,当然也可以叫张贵石炭,不过若是要用老子的名字,就要多分一成利润给老子,胡掌柜你看怎样?”

胡掌柜苦着脸,道:“大人,这成与不成还两说呢?”

“胡掌柜,别急。”张贵摇头,道:“这蜂窝石炭还需要专门的炉灶配对才好用,到时老子把炉灶做出来再说。”

“不过胡掌柜可要想好了。”张贵笑了笑,这才抱拳,道:“万里前辈,两位仁兄,矮张失礼了。”

方回早已知道张贵的性子,也不见怪,笑了笑,道:“大人想法巧夺天工,实在让老夫汗颜,这位是燕地的梁曾梁贡父,这位是台州的陈孚陈刚中,两人倒是找你两天了。”

张贵连忙伸出手,但很快又缩了回去,满手黑炭黄泥的,也怪不好意思道:“两位仁兄,矮张失礼,实在是失礼了。”

三人客气了一会,梁曾研究了半天,终于好奇问道:“大人制作这个所谓的蜂窝石炭,却不知何故?”

张贵笑了笑,道:“雕虫小技而已,矮张见各家各户所用柴火甚多,而且堆放起来实在不方便,燃烧起来又是浓烟滚滚,实在让人讨厌。”

“贡父可不要小看了这种蜂窝石炭,用专门的炉具,燃烧起来可比平常的柴火要猛烈很多,而且最主要的是占地方少,烧起来又没有烟,也没有臭味。一次放两个,就可以做好饭,实在是方便得很。”

梁曾有点不敢相信,张贵自然是知道,笑了笑,道:“过两天,等蜂窝石炭干燥之后,咱们再过来看一下也不迟。”

等张贵再次换好衣服,四人来到小黄头的政府接待酒馆,张贵要了一桌好菜,道:“两位远道而来,实在是矮张之乐,矮张先饮为敬,敬两位贤达。”

梁曾和陈孚连忙说不敢当,张贵笑道:“贡父好学,日记书数千言,实乃我读书之人的典范,矮张远不及也。”

“还有刚中你事母孝,朝夕依膝下,食必亲馈,寝必亲视,事无巨细必禀命而行,两人如此,难道不是我辈之贤达吗?”

两人以为一直没见到张贵,却不知张贵这两天早已把两人的底细摸清楚,为的就是想把两人留下来。

均州若要发展,最重要的还是人才,张贵借助李庭芝和文天祥的关系,一方面拉拢大量被贾似道贬黜出朝廷的人才,一方面又利用奎祀军,把一些均州的宣传资料送到他们手中,让他们自投罗网,实在是可恶。

陈孚毕竟年少,有点吃惊的看着张贵,道:“刚中名不出台州,张大人为何对在下如此熟悉。”

“难道刚中忘记了,文漳那小子不是在均州吗?”张贵笑了笑,道:“文天瑞在矮张面前说了好几次,说起刚中的大才,文漳也是多有佩服,言刚中虽幼,但达者为先,足以为吾师也。”

陈孚哪里是张贵的对手,被张贵忽悠得晕头昏脑。

四人吃喝了一通,梁曾借着酒意,道:“大人,贡父有个不清之求,昨日在书院街曾听大人说到的那个猴子的故事,贡父想整理出来,他日若有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