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 (第1/4页)

于是,谒只里开始背书,他小时候记忆力很好,会背的书很多,其中有汉人的诗歌文章,有金国的诗词歌赋,也有蒙古人的天诵。

但谒只里很快就背不下去了,心情越来越难受,只因为他很想说话。

“阿爹。”谒只里还记得小时候,他问父亲:“阿爹,我们是汉人、还是金人、还是蒙古人?”

阿爹昔宝味也不干是金朝的进士,懂得知识很多,然而阿爹却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阿爹,孩儿不想读书了。”谒只里淡淡说道:“宗王忽必烈招募侍卫,孩儿要去从军。”

阿爹欲言又止,但最终没有说话,也没有阻拦。

这么多年来,忽必烈当上了大元朝的大汗,自己也当上了监战大人,这是大汗对自己的至高信任,就连阿里海牙大人也没有这份信任。

“有人吗?”谒只里突然大声喊了起来,然而除了回音外,什么也没有。

“有人吗?”谒只里好像哭。

“有人吗?”谒只里低声哭泣。

“有人吗?”谒只里陶陶大哭。

“怎样了?”张贵不得不佩服,在黑屋子里关了三天,谒只里还没有疯狂。

“太惨了。”梁顾这个没有丝毫同情心的杀人狂,此刻却不忍心道:“大人没有听到鞑子的叫声,是那么的凄凉、那么的悲伤,老子都差点忍不住想跟他说几句话了。”

大旗拍了拍胸口:“奶奶的,原来一个人不说话也这么难受,老子要珍惜这个机会。”

“头,你说呢?”

“应该差不多了吧?”张贵淡淡说道。

于是,石头房子再次打开,谒只里没有任何的反抗,没有任何的挣扎,梁顾和大旗把谒只里提到张贵面前,张贵淡淡问道:“谒只里大人,请问您想说话吗?”

“哇”的一声,谒只里陶陶大哭,抱住张贵的大腿,鼻涕也流了出来:“想说话,我要说话,我有好多话要说。”

“很好,很好。”张贵点头,道:“老子也有很多话要说。”

然而,让张贵愤怒的是,谒只里是很想说话,但无论张贵问什么,谒只里都只是说了一些无用的话,若张贵问道伯颜的计谋,大元朝的计划时,谒只里不是装作不知,就是避重就轻。

张贵淡淡笑了笑,道:“谒只里大人,我知道你说的不是心里话,不过没有关系,老子现在也不关你黑屋了,老子就让你说过够。”

“梁顾,你先开始。”张贵吩咐道:“你好好陪谒只里大人聊天,好好侍候大人,不能让大人闲下来不说话。”

“两个时辰后再换大旗,然后就是李成,马邑,吕武,陆秀宗和文漳。”张贵拍了拍屁股,道:“老子先去睡一会,等谒只里大人有话要跟我说时再把我叫醒。”

可怜的梁顾,哪里有什么话要跟谒只里说,对着这个可恨的鞑子,梁顾终于憋出了一句话:“你妈贵姓。”

第五十四章 秘密出兵(7)

伯颜与阿术率领大军南下,以翟招讨将一军趋荆南,千户唆都将一军入淮,伯颜与阿术率水、步军由中道循汉水取鄂州。二十日,师次盐山,距鄂州20公里。鄂州城位于汉水东,依山而筑,以石建城,矢石皆不能近,无法强攻。

宋军又于汉水西面筑新鄂,两城间横铁绠,锁战舰,密植木椿于水中,阻断舟楫往来。荆湖置大使范文虎统兵十余万固守鄂州,范文虎虽然怯战,但十几万大军把鄂州抱成一团,以水军扼江面,步军阵于两岸,配以炮弩,元军难以接近江岸。

“谒只里大人还没有回来吗?”左丞相伯颜环视了一圈,谒只里乃大汗的亲信,南下大军的监战,若有什么差池,自己倒不好跟大汗交代。

见众人摇头,阿术低声道:“谒只里武力超群,又有精锐部将跟从,应该不会有事吧。”

刘整也插话,道:“沿江的宋军听到我大军南下后,都龟缩在城堡之内,就连范文虎十余万大军都只能固守鄂州,谒只里大人怕是走远了吧。”

伯颜皱了皱眉头,道:“现在是战事紧要关头,谒只里大人又不是不懂轻重之人,怎么会不返回大营,老夫担心的是谒只里遇到了大队的宋军。”

知印百家奴是大元朝的猛将,与谒只里是至交,不服气道:“就算是遇到了大军,谒只里也能七进七出,杀几个来回。”

“百家奴,禁言。”伯颜瞪了他一眼,伯颜毕竟是新到,虽然忽必烈大汗信任自己,但阿术等人毕竟与宋军对敌数年,资格也比自己老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