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部分 (第1/4页)

到了现在,郭平倒不客气,沉思了片刻说道:“张邦直手中虽还有兵力接近八万,但需防守扬子桥与瓜州渡口。”

“据探子回报,扬子桥如今兵力不到六万,瓜州渡口更是只有两万,但是瓜州渡口可以随时接应阿里海牙水师。”

“阿里海牙水师兵力将近二十万,当然不可能全部都支援瓜州渡口,再说如今阿里海牙停留在健康,协助鞑子攻击长江沿岸的城防,为丁家洲大战做准备。”

“但也不得不防,瓜州渡口乃淮北重要战略之地,鞑子不会看到瓜州渡口轻易落入我军手中,那么我军唯一的突破点就是扬子桥。”

郭平取来一副巨大的地图,道:“扬子桥原只是xiao城,但自从阿术以扬子桥为中心围困扬州以来,鞑子在扬子桥经营下了一番心机。”

“张邦直又是谨慎之人,自从接管扬州以来,更是对扬子桥进行了加固,所以我军要取扬子桥,恐怕不容易。”

“但也不是没有办法,”郭平看到众人有些着急,连忙说道:“扬子桥原只是xiao城,几乎没有城池,虽有阿术经营扬子桥,又有张邦直加固,但城墙还是不能和扬州、庐州等相比。”

“依然是土罐子?”姜才对胡明伟使用火yao感到非常新奇,问道:“老夫记得在襄樊时张贵就用过这个办法,如今不知道还行不行。”

“老将军英明,”郭平赞扬道:“炸开鞑子的城池,这倒是一件xiao事,郭某考虑的是炸开城墙后如何和张邦直决战。”

“鞑子毕竟经营扬子桥半年有余,地理位置也比我们熟悉,若是强攻,恐怕将士会伤亡不少,但若是用计,张邦直为人稳重,又对我军颇有防备,恐怕也不容易。”

“再者张邦直身边还有不少骑兵,就算我们攻入扬子桥,也不得不防他骑兵袭击我们步卒,造成巨大伤亡。”

众人除了佩服郭平考虑周全之外,也想不到具体的方法。苗再成是一个直爽的汉子,有什么就说什么,抱拳说道:“郭将军考虑周全,老苗佩服。”

郭平摇了摇头,道:“瓜州渡口与扬子桥之间有一处高地,为防止瓜州渡口的援兵、甚至还有阿里海牙和鞑子的援兵,故应该在此设防。”

“淮南军善守,大举你率领淮南军两万人,既要挡住可能来自瓜州的援兵,还要挡住扬子桥准备逃亡的可能。”

陈大举心中反对,但想了一下现这个安排恐怕是最好,淮南三万大军刚历经生死,他们远道而来,自然心中有所挂念,哪里会用心尽力?

而黑杨的忠义军,重新归顺大宋,yù立新功,自然会拼命,扬州守军就更不用说了,鞑子围困扬州半年,城内守军死伤无数,留在城外的百姓也成了鞑子的刀下鬼,他们和鞑子有深仇大恨,也自然会拼命。

至于大旗率领的地方军,三五千人不顶用,剩下的自然就只有自己率领的淮南军了。

“末将遵命。”陈大举大声说道:“一定拦住鞑子。”

## ## ##

张邦直看着扬子桥城外密密麻麻的宋军,只有苦笑,当初董士选率领山东各路诸侯南下之时,可曾会想到这样的结果。

张宏已连夜赶回瓜州渡口,这个比自己还厉害的儿子,已经是张家最后的希望,他不知道张家究竟能够生存到哪一天,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活下去。

宋军来势汹汹,仅一个早上就已经扫平了扬子桥四周留守的瞭望塔和探子,如今扬子桥已成为了以前的扬州,四面都是宋军的身影。

“老将军请不要担心,宋军刚到,还没有做好准备,断然不会贸然攻城。”其中一员副将劝道:“老将军还不如稍作休息,等宋军攻城也不迟。”

“稍作休息。”张邦直摇了摇头,问道:“如今兄弟们的情绪怎样?一切是否准备妥当。”

副将点头,道:“老将军放心,一切都已准备妥当,兄弟们的士气很高,知道宋军前来送死,眼看功劳就在眼前,大伙都高兴得很。”

鞑子以杀人为荣,山东落入鞑子手中十数年,早已成了半个门g古人,他们的地位比汉军要高,无论武器还是训练都比汉军要好,也难怪他们叫嚣得厉害。

董士选南下,把他们留在扬州已让他们觉得是一大耻辱,如今连宋军也敢找他们麻烦,你说他们能不生气吗?

“如此甚好。”张邦直捋了捋苍白的胡子,他誓回到山东之后,再也不愿意南下,对他这么大年纪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件煎熬。

“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