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部分 (第1/4页)

“要不然扩大范围?”阿术迟疑片刻,最后还是说道:“如今虽是冬rì,百姓无事,但百姓总不能全部都进入到城里,估计也就是方圆上百里的百姓进行动员而已。”

伯颜盯着地图看了好一会,才摇头道:“如今实在是不适宜分兵,先看拜降的进攻如何在做决定。”

伯颜也知道蒙古将士是什么样的素质,他目前可不希望大jūn过后给自己留下一个烂摊子,rì后就算是攻下临安,面临的反抗也不会少。

“末将、末将担心……”阿术不由自主说道:“仅吕城一地,宋jūn设下如此之多防御,而临安是大宋的京城,竟然毫无防备?”

“末将怀疑,京城外或许如吕城的陷阱,就等我大jūn行动攻城时才露出来,打我jūn一个措手不及。”

“也有这个可能?”伯颜却有点疑虑,反问道:“重复用过的计谋就再也不是计谋,汉人总不会再次使用吧?我jūn已有防御,那宋jūn不是白费了功劳?”

说到底,伯颜、阿术毕竟都还是外人,对汉人自家的想法还远远琢磨不透,伯颜看着阿术,苦笑说道:“看来还是要把吕文焕调到jūn中。”

阿术也尴尬的笑了笑,他自然知道伯颜把,吕文焕留在吕城的意思,攻打大宋京城,若是能够攻下临安,这绝对是大功一场,伯颜可不愿意让一个汉人拥有这份殊荣。

“宋jūn,什么时候变得如此难缠。”纵使伯颜有千般计谋,但此时也不由自主叹了一口气,纵使伯颜忄生子不错,一路受挫也实在让他感到晦气,在北方和叛将决战之时,虽然惨烈但伯颜每次打得都是顺利,北方的叛将是一群只会猛攻猛打的蛮子,对付他们就像对一群不顾死活的1ang群一样,根本不用耗费太多脑力。

阿术却不说话,说到底这人和他还有一点关系,当初在襄樊若是能够一鼓作气灭了那人,大宋恐怕早已在去年划入大元朝的版图,哪里会牵连到现在。

但如今不是说晦气的话,沉吟片刻试探问道:“朝廷方面,可否能够再派兵支援?”

眼看百万大jūn,如今能够兵临城下者已不足二十万,纵使阿术也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希望得到忽必烈的支援。

伯颜手指头毫无意识的敲着案桌,好一会才叹了一口气,道:“今年中原大旱,征兵倒是容易,但如何养活他们才是问题。”

“若是成jūn,却是很难抽出,大旱必然会造成饥荒,饥荒必然会造成动荡,大汗如今对北方草原的控制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再说,若是没经过训练的新兵蛋子南下,只有给咱们添乱罢了。”

“骑兵?”阿术迟疑说道,此次南下虽说百万,但蒙古骑兵仅有三十万而已,然而北方的草原,至少可以动员起百万骑兵,再说蒙古的儿郎向来骁勇,一队百人的骑兵要比一队千人的汉jūn要强很多。

但攻城除外,攻城略池的战争并非伯颜之长,但他还是要硬着头皮攻城,实在是再郁闷不过的事情了,然而眼看张弘范被困已一个多月没有消息,强攻临安也不是没有接应张弘范的意思。

再说张弘范善于攻城,当初樊城之战不多的亮点就是张弘范,接应张弘范却又是为了攻下临安,这实在是让伯颜为难。

“北方,北方原野才是我大元朝的根基,”伯颜摇了摇头,道:“在还没彻底击溃北方叛jūn之前,蒙古骑兵再也不能动,要不然就有可能影响根基,没有了草原,没有了草原的野忄生,我大元朝很快就像宋jūn一下被腐朽下去。”

“所以,草原才是我大元朝的根基,而不是中原,也不是中原数千万卑鄙苦苦挣扎活着的汉人。”

阿术想起伯颜忄生子虽然“仁义”,但却是赞同圈地为牧,要不是一种朝廷上的汉guan反对,再加上北方的汉人也提供了不少财赋和粮食,恐怕北方大片的土地早已成为蒙古的牧场。

“末将受教了。”此时此刻,阿术并不愿意反驳伯颜,大jūn在外最嫉妒的就是将相不和,阿术算是一个纯正的jūn人,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

两人又是琢磨了好一会,却还是没有办法打开这个僵局,明明看到烧熟的鸭子就放在跟前,两人却是没有办法去取,宋jūn就是躲在城池里做缩头乌龟,也不出兵驱逐驻守卫平县的元jūn,要想跟宋jūn决战就只能攻城。

然而临安又不像其他地方的城池,临安的守将也于其他地方不同,比如范文虎就为大元朝“立了不少功劳”,无论是鄂州的十万大jūn,还是建康城,对元j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