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 (第1/4页)

邱庭波闻言心头一跳,忙问,“母亲可有了人选?”

邱衍一看他的脸色,便知有异,遂道,“尚无。倒是方才去给你祖母请安,她老人家提了个人选。说是你昨日带回来的那位赵姑娘就很好。”

“当真?”邱庭波闻言,不由又惊又喜。

惊的是祖母竟然会那么喜欢赵姑娘,喜的是这样一来清薇交代的事情就更容易完成了。

这一番表现情真意切,邱衍看在眼中,不由心下一沉。他原本还担心是妻子多想,如今看邱庭波的反应,怕是八九不离十了。

“只是我与你母亲都觉得不太合适。”邱衍道,“你自己的意思呢?”

来了。

邱庭波下意识的站直了身体,“父亲,儿子也觉得赵姑娘堪为良配。”

昨日送走清薇之后,他自己也琢磨过这件事。清薇只说让他向父母表明想要娶她为妻,至于之后事情如何走向,却半个字都没有提过。这绝不是清薇没有想到,不是后面无论如何变化都不会影响她的打算,就是她早就已经做好万全的准备。

不管怎么说,他只要说出了这句话,就算是完成了二人之间的约定。

虽说这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一些后续的麻烦,但也还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所以说完了这句话之后,邱庭波也松了一口气。

因为早有准备,邱衍对儿子这番表态并不惊讶。他原本想直接反对,但在心里思量了片刻,却又转了念头,道,“不过这只是咱们这边的打算,那位赵姑娘那里是什么意思,你可能拿得准?”

邱庭波沉默。

这也在邱衍的预料之中,他听妻子之言,早猜到儿子是拿不住那位赵姑娘的,这会儿不由捋了捋胡须,含笑道,“我看那位赵姑娘是个有心人,虽然我们邱家的门楣并不辱没她,但你如今在翰林院,官微职小,拿什么娶她?”

虽然不算是良配,但若能因此鼓舞起儿子的上进之心,邱衍倒觉得那位赵姑娘也不是毫无可取之处。虽然他知道儿子一直留在翰林院是为了什么,但眼看过了这么多年,一直没能等到这个机会,如今也该到求变之时了。

这下邱庭波更惊讶了。他本以为父亲会极力反对,毕竟一直以来,家中透露出的意思,都是要挑一位门当户对的闺秀。他心里虽然不怎么感兴趣,但也没想过忤逆。

难不成又是赵姑娘在背后做了什么?可祖母那里也就罢了,她若是连父亲也能影响,又何须自己来做此事?

想不明白,邱庭波也就暂且收敛起了思绪,道,“婚姻之事也不必太急,今上刚刚登基,正是大展宏图之时,也许转机就在顷刻之间,也未可知。还请父亲大人稍安勿躁。”

……

邱庭波发誓,自己那句“转机就在顷刻之间”只是随口胡言,用来搪塞父亲的。

实则他自己也知道机会渺茫,只是始终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而已。毕竟他自己也很清楚,他自己的才能就在案牍方寸之间,口舌三寸之上,在做实事这上面并无任何建树,也绝不可能比大多数干才做得更好。

所以他一直在等。

当然,这种等也不可能完全是无望,否则就不是坚持而是犯傻了。

事实上,邱庭波在翰林院这么多年,当然不可能真的什么事情都没做成过,否则也不可能被翰林院里的那些老前辈们这般看重了。然而无奈的是,不管他做了多少事,不管上司如何提携,他都始终在原本的位置上一动不动,仿佛这个人彻底被遗忘了一般。一开始大家还会惊诧,时间长了习惯了,只以为是邱庭波什么地方不合上意,也就不再强求了。

当然,他们都可惜这个年轻人。但官场上,像邱庭波这样命名有才能却被埋没的年轻人太多了,能够出头的人始终是少数。就说这翰林院里,能进来的几乎都是一时之选,每一科殿试的前三名,但青云直上名传天下的又有几人呢?

这也是邱庭波即便每天点卯之后就跑出来吃东西混时间也没人管的原因,反正就是这样了,还不如让他过得自在高兴些。

但只有邱庭波自己知道,他不是在被打压。

当年殿试的时候,陛下亲自将他名列第三位,还曾笑着称赞他,“文章翰墨皆是上选,此邱家麒麟儿也,将来必为朝廷砥柱之材!”

试问这位君王又怎么可能突然不满意,要打压他呢?在众人都放弃了他时,邱庭波自己却始终坚信,先帝这样做是有原因的。至于这原因——邱家父子曾经私下里揣测过一次,而那一次的对话,被父子二人共同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