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部分 (第1/4页)

的实际行动者。刽子手中的郐子手。指望这些人去劝说斯大林?那还不如指望海参葳突然连续出现大风雪,飞机根本无法起飞降落。

“对了,军事情报泄密的情况调查得怎么样了?”

崔可夫知道波格莫洛夫根本无法回答自己的问题,他也不打算追问……既然可能无法阻止。那他只有尽可能地把利益最大化。中国人想让他们轰炸东京,激怒日本人,那他们也不能让中国人就那么干座在一边看戏,尤其是这些家伙有可能还会有什么阴谋,就更要阻止。

“根据莫斯科的通报,内务人民委员会已经把目标初步定在了那些曾经的中国**的领导者身上。”波格莫洛夫答道。

“那些被中国**赶走的家伙?”崔可夫怔住。

“不是赶走,而是他们自己离开的。因为他们不愿意承认自己是错误的。在他们眼里,在延安的窑洞里的那些人才是犯错的人。”波格莫洛夫道。

“可那些人根本就不可能知道我们的军事机密,他们甚至连打听的机会都没有。”崔可夫皱眉道。

“可除了他们,还有谁有可能会背叛伟大的苏维埃?”波格莫洛夫耸了耸肩,“那些人甚至连自己的祖国都不在意。”

“在我看来,对那些人的调查毫无意义。”崔可夫沉声道。

“可那是内务人民委员会的选择!”波格莫洛夫道。

“……好吧,我们不谈这些。”崔可夫无奈,内务人民委员会不是他能惹得起的,伏罗希洛夫在军队进行清洗,可真正杀掉五大元帅之三的却正是贝利亚和他的内务人民委员会……只要不让斯大林生气,内务人民委员会在苏联就是无所顾忌的:“如果海参葳的轰炸行动确定,那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日本人就会向那里发起最后的进攻……到那时候,我们将有可能彻底失去远东。”

“我们总会打回来的。”

“可我不愿意这样。”崔可夫对波格莫洛夫的话很不满,“我不能让中国人的阴谋得逞。”

“你想怎么做?”

“以我对秦卫的研究,我们轰炸东京之后,他肯定会有所行动。可那时候我们已经替他们吸引了日本人的注意力,所以……”崔可夫道:“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应该让他们先行动起来。”

“理由?”

“我计算过,我们先前提供给中国人的炸弹应该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所以,我希望莫斯科能再提供一批航空炸弹给我所领导的顾问团。”崔可夫的脸上划过一丝阴冷。

“你想用这些炸弹逼迫中国人先一步行动?”波格莫洛夫想了想,便想到了崔可夫的意图。

“没错。”崔可夫点头,“而且我也已经替他们选好了目标。”

“可我恐怕你很难达到目的。”波格莫洛夫道:“那个蒋介石最讨厌别人指挥他的军队,尤其是我们这些外国人,一丁点儿的小行动都有可能会引起他的反弹;而空军的指挥官已经换成了秦卫……他可是你最忌惮的家伙,也是整个国民政府中最难对付的。他甚至比蒋介石还难对付。”

“可他需要我们的帮助。”崔可夫冷笑:“我也不相信他这一回还能有什么可以用来威胁我们的……他们的空军虽然屡次获胜。可是如果没有了我们的炸弹,他们的行动将受到极大的限制。在这个空军越来越重要的时刻,他肯定会屈服的。”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许多人都知道胡适。也知道他很重要,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一位真正的大师级人物,甚至可以说是大师中的大师。后世不少人都拿鲁迅与胡适相比。但许多人都认为鲁迅比不上胡适。因为作为影响后世中国人的前行者;鲁迅太被强调他的愤怒和不屑;而胡适更多一些是劝告和谆谆善诱。

有人曾经评价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百位文化巨人,胡适名列其中。

胡适一生获有35个荣誉博士学位。时间跨度从民国24年(1935年)至1959年。按学科分:法学24个,文学9个,人文学1个,不明学科1个;按国家和地区分:美国31个,加拿大2个,英国1个,香港1个。

按现在的说法,他就是一个超级学霸!

蒋介石的心底是瞧不起文人的,可他对胡适一向都尊称一句“适之先生”,绝不会有半点儿失礼。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hold不住场面的时候,还曾出声要胡适出任民国总统,可惜胡适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