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 (第1/4页)

�O碌娜�孔魑�蚵簿�木�芽�АO衷谒�芩闶敲靼孜�裁醋竺胃�源笏尘�钭凡簧崃恕�

左梦庚遭林清华迎头痛击,损失了近万人,虽然对整体实力没有大的影响,但他部下的官兵已成了惊弓之鸟,不敢再捋镇虏军的虎须,而是分成两部,分别向西、南各退了一百多里,这才停住了脚步。

左梦庚咽不下这口气,更心疼那飞走的银子,他连夜写了个奏折,诬蔑林清华勾结匪类,戕害朝廷官军,请求朝廷对林清华严加惩处。但他没想到的是,林清华也写了份奏折,弹劾左梦庚杀良冒功,鱼肉百姓,同时还主动进攻镇虏军,致使镇虏军群情激奋,希望朝廷主持公道。

第二章 血色朝阳 第二十九节

“所谓的麻雀战,就是这么样的了。大家还有什么不懂的,就问吧!”林清华说完这句话,拿起茶杯,将那里面剩下的半杯茶一口喝光。

一位镇虏军的士兵站了起来,问道:“刚才的那个‘敌退我追’,是不是说追上敌人将其消灭呢?”林清华将咽到嘴里的一片茶叶吐到杯子里,说道:“不是一定要把敌人消灭,而是伺机而动,若是敌人人少,力量薄弱,那么就把他消灭,若是敌人人多势重,那么我们就好汉不吃眼前亏,只是不停的骚扰他,把他搞的疲惫不堪,烦不胜烦。‘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十六个字是游击战的精髓,但一定要记住,不要生搬硬套,作为游击队的指挥官,你们到部队后,一定要灵活掌握。当然了,这还是要靠你们自己在战争中领会了。”

由于大顺军的覆灭,中原的各种势力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左梦庚占领了原大顺军占领的豫西南,而据开封传来的消息,清军在开封陷落后,并没有反攻开封的企图,陕西的清军也是一片平静,只是与左梦庚的部队发生了几次小规模的冲突,但现在双方又像没事一样各自呆在自己的地盘上,不再互相攻击,唯一让人担心的是徐州方向,因为据潜伏在那一带的天地会细作报告,盘踞徐州的清军最近蠢蠢欲动,而且不断有清军由北方南下,似乎准备发动一次大的攻势,只是现在还没搞清楚他们的攻击目标是哪里。

林清华抓紧时间,立即成立了一所临时军校,命令镇虏军中的军官分批到军校中学习,将自己知道的现代军事知识填鸭般的传授给他们,希望能早点使镇虏军成为一支理论扎实、军事过硬的现代化部队。这半个月来,林清华一直在给军校中的军官们讲课,虽然他对军事知识懂得并不多,但总还是知道的比古人多些,而且这些知识也是经过战争检验的。在军校中,林清华特意举办了一个游击战培训班,将三百名河南籍的军官和士兵召来,传授他们现代游击战的知识,并准备在培训结束后将他们派往各寨,领导那里的民兵,适时开展游击战。考虑到此时通讯不便的情况,林清华只要求这些游击队在本寨附近配合民兵师和镇虏军作战,并保证大的战役展开后的后勤线的安全。

林清华离开军校后,并未直接回家,而是跑到义学中看看。在林清华的督促下,现在的义学已经遍布“河洛联寨”的每个大一点的寨子,教书先生们的月俸均由林清华供应,每个月五两银子。义学所用的教材仍是传统的《三字经》、《百家姓》、《全唐诗》等为主,除此之外,林清华还亲自编写了部《道德与法律》,作为补充教材,虽然大陪审团和法院已经被圣旨撤消,但林清华不愿意就此投降,他编写此书的目的就是从小对国民进行普法教育,让他们从小养成懂法守法的习惯。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林清华的这本书中的法律条文多是从大明律中选出来的,其次就是《寨规》里的,当然,为了掩人耳目,主要是那些读书人,林清华也在此书中写入了一些他认为没脱离实际的圣人之道,进行道德说教。

此时义学中的教书先生正在对学生进行道德说教,他正向学生们讲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而那些学生们则听的津津有味。林清华得意的想道:“怎么样,我编的教材好吧?比那些圣人的书生动好听多了,全是成语小故事,学生们想不喜欢都难!”

林清华得意的向家里走去,路过一家百姓家,看见他们正在搬家,而且看样子是从别出搬进来的,门口挤了很多人,围着看。林清华觉得奇怪,平时搬家也没这么热闹啊?怎么这次这么多人围观呢?想到这里,林清华也挤上去凑热闹,害的身边的六个亲兵满头大汗的跟着往里挤。

很不容易挤了进去,林清华才知道人们围观的原因。原来房子外边站了个光着上身的汉子,一身遒劲的肌肉展现在众人眼前,他正把一个铁铸而成的大鼎举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