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 (第1/4页)

林清华骑马立于阵前,将刘泽清大营中的一切全都看在眼里,他知道,陈子豪已经得手了,虽然这场兵变来的晚了些,但终于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了,剩下的事情就是如何使那些愤怒的乱兵安静下来了。他立即传令,全军以战斗队形向前缓缓推进,没有命令不许开枪。

开始时,刘泽清的乱兵忙于自相残杀,顾不得其它的事情,但很快他们中的少数人还是看见了向着他们挤压过来的镇虏军部队,远远望去,数万镇虏军就像是一堵墙,随着那催命的鼓点声一步一步的向着他们而来。

突然之间,整个大营安静了下来,乱兵们再也顾不得追杀仇人和军官,他们呆呆的看着那些缓缓推进过来的镇虏军,手中高举着的兵器也不知不觉放了下来。这时,他们听见大营之中有数百人高喊道:“对抗强兵,死路一条!放下兵刃,降者免死!”

此时乱兵们已彻底的丧失了斗志,听到这些喊声,纷纷丢掉手中的兵器,跪了下来,向着越来越近的镇虏军投降。

一个时辰之后,整个战场完全安静了下来,此时已是午时,聚集在天上的浓云已经散开,太阳的光芒投射在大地上,将那尸横遍野的战场笼罩在一片血色的光芒中。经过清点,总共收降刘泽清军队四万五千人。

此役镇虏军大获全胜,共歼灭刘泽清部近十万人,缴获大批粮草器械,而且敌主将刘泽清战场殒命。此战之后,刘泽清的残部仅剩守卫淮安的一万余人,再也无力威胁扬州,使得扬州东面和北面的军事压力全部解除。更重要的是,由于在这一战中,林清华再次巧妙的运用了地雷,所以镇虏军的士兵们给他起了个雅号——“雷神”。

第三章 烈火凤凰 第十九节

虽然扬州一战大获全胜,镇虏军中一片欢腾,但林清华却并不十分高兴,因为他觉得这场战争打的再漂亮,它还是一场内战。说的好听点,是他为了将中国带上康庄大道而不得不进行的战争;说的难听一点,这就是一场两个军阀之间因争地盘而爆发的战争,而且对方名义上是朝廷派来的,似乎比自己更站得住理。

根据以前林清华从书本上得到的认识,军阀都不是好东西,他们自私、贪婪、纵欲、残暴等等,几乎所有国人的劣根性都在他们身上有所体现,因此他一向讨厌军阀,但现在他却鬼使神差的当上了军阀,而且还是个很会打仗的军阀。

不过林清华又认为,自己跟那些旧式的封建军阀仍有很大的差别,那些旧军阀都是由大地主支持,而且他们很多本身就是大地主,比如说三国时期的袁绍,他的家族就是河北一带的大地主,而且祖上几代都是朝廷大官,拥有的财力物力巨大,能很容易的组织起一支军队。再比如说明朝末年的努儿哈赤,他的祖上是女真酋长,而且被明朝封为建州左卫都督,虽然后来家道中落,但从他起兵时仍能招集起数百人和十三副盔甲来看,他并非真得就像史书上记载的那样落魄。

与这些人不同,林清华真正是白手起家,他没有任何可以凭借的家族势力,他靠的完全是自己的本事和运气,与旧军阀最大的不同是,他建立军队,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是为了帮助中国摆脱近代的屈辱历史,使中国能早日崛起,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用手中的刀剑和一腔赤子之心,锻造出一个崭新的中华!

“看来我确实不是一般的军阀啊!”林清华想到,“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追求,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四有’新军阀!为了实现中华的腾飞,什么手段都必须运用!”想到这里,林清华的心里轻松起来,他向着扬州府衙外望了望,看见太阳已经爬到了半空,于是便将处理完的公文整理好,随后叫上陈子豪,一起走出了府衙。

现在扬州城里已经恢复了正常,粮食也运来了,城里的粮荒暂时得以缓解,而且城外的敌军也不见了踪影,所以城内百姓们的脸上渐渐的有了笑容,心情也好了许多,见到路上乞讨的乞丐后,他们不免多给两个铜板。

林清华在卫兵的簇拥下走在街道上,他看着那些跟他打招呼的百姓和难民,也笑着向他们不停的挥手。他知道,实际上现在扬州城的危急局面还没有完全改观,首先是粮食,那黄得功运来的粮食只够用两个月,要是这场军事对峙不能尽快解决,那么饥饿还是会重新会到这里;其次,虽然他三番五次的强调卫生和消毒,但百姓长久以来所形成的生活习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改变的,加上城内的难民太多,城内又没有先进的排水系统,所以从三天前开始,城东一带就发生了瘟疫,从瘟疫的症状来看,这可能是由不干净的饮水引起的霍乱,虽然林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