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部分 (第1/4页)

霍金斯道:“什么好处?我洗耳恭听。”

德川家光向野田使了个眼色,野田说道:“我们可以把中国与安南交界处的一个大岛交给你们,那个岛有好几万平方英里呢!而且,如果以后我们还能合作的话,说不定下一个目标就是荷兰了,希望你不要错过这个好机会。而且据我所知,你们英国国内现在正在打仗吧?那个叫克伦威尔的人恐怕已经取胜了,而我听你说你的父亲好象是在为王军作战吧,假如你无法回国,那么可以在日本长期居住。”

霍金斯心里盘算了一下,说道:“那好吧,不过我们双方要签个合约,免得你们反悔。而且我希望你们也把中国珠江口的一些小岛也交给我们,以便我们将其作为贸易中转站。”

待霍金斯拿着合约心满意足的离开后,德川家光询问野田:“那些新式铁炮造出多少了?”

野田道:“短的已有五千支,长的一万支。”

德川家光皱着眉说道:“长管铁炮太少了,而且你为什么现在也没有造出象那些英国长管炮一样的大筒?”

野田俯首道:“请将军息怒。由于枪管内的膛线加工十分麻烦,前不久才能加工长枪管,而且即使是这样,枪管也只有两尺多长,不过用这些武器对付支那人已是够用了,何况他们毫无准备。至于加农炮嘛,臣以为只要那英国人送来的一百门就够了,反正轰开南京城墙也用不了多少。等到占领了支那,那时候再来仔细研究一下新式武器,并全部用它装备军队。”

德川家光转过头,望着酒井忠清说道:“你马上去写命令。命令所有已在江户附近待命的各地大名迅速将军队移动到港口,在那里集结,等出发命令一到,就上船远征支那。”

他转头命令一名旗本武士,说道:“你这就去传令,所有幕府的旗本和御家人立即集结,幕府直属军队也立即向江户移动,等总大将到后,立即乘上停在江户的舰船,与早以到达的大名军队合在一起,准备向支那发动突然攻击!”

第三章 烈火凤凰 第四十八节

一轮红日爬了上来,将南京城那高高的城墙轮廓倒映在宽阔的护城河上。作为每天必做的事情,南京城外的围城大军将大炮上盖着的油布扯下,做好了炮轰的所有准备工作。

作为明朝的第一个首都,同时也是最重要的陪都,南京的城墙高大,护城河宽阔,城防十分坚固。朱元璋定都南京之时,就充分考虑到了南京的防御问题,他动员数十万工匠,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将南朝时期的建康城、石头城和南唐的金陵城包在一个周长超过六十里的砖石城内,在其外又立一道周长一百多里的外城墙,同时拓宽内外秦淮河,使其流贯城内外。南京城共有城门十三座,其中以聚宝门最宏伟,仅瓮城就有三座,防御甚为坚固,而秦淮河流经的地方也立水城门,这样既能保证城内的水源供应,也能有效防御敌人从河中来袭。

在冷兵器时代,如此严密防御的南京城显然是很难攻破的,但当火器时代全面到来的时候,在威力巨大的火炮面前,再坚固的城池也无法长久固守。

正因为如此,潞王在勤王军到达城下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准备。他命令部下在城墙上架设数量众多的大炮,同时还命人在内城城墙根儿下修建了数十座高大的炮台,企图用自己的大炮来克制勤王军的大炮,以坚持到援军的到来。

在开始的几天,勤王军很吃了这些大炮的亏。因为他们必须先将立于城东的两座潞王军队的大营攻破,以全面完成对南京的合围,但当他们与敌人在城下交战时,总是会被城上和敌方炮台上突如其来的炮弹打得死伤惨重,在苦战三天后,他们终于将城外孤立无援的敌军大营拔掉,迫降敌军三万。

接下来,勤王军便与潞王军队展开了全面的炮战。由于潞王军队占了地势较高的便宜,所以勤王军无法与城内的敌军相抗衡,无奈之下,史可法只好命令部队暂时后退数里,并开始堆筑比城内炮台更高大的炮台。经十天奋战,六座炮台分别在城南和城东建好,其比城内的炮台高了足足一倍,这样一来,勤王军在炮战中逐渐占了上风。

潞王军队自然不甘落后,他们也开始修建更高大的炮台,双方就这么你来我往的耗着,谁也奈何不了谁。史可法见无法尽快取胜,只好令部队修筑坚固营寨,准备长期围困。

在两军交战期间,潞王曾派人押着勤王军部分将领的家眷上城,命令勤王军就地投降,但被史可法拒绝,虽然潞王此计不成,但他并未杀掉这些人质,因为他还想等勤王军久攻南京城不下,士气低落时再试一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