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 (第1/4页)

李香君道:“已经押往朝阳门外,只等朝廷下令,就要开刀问斩。”

林清华不敢耽搁,向莫不计吩咐几句,令他速速前往顺天府,随后他亲自率领一个营的镇虏军赶往朝阳门,试图阻止行刑。当赶到朝阳门外时,他才舒了口气,因为那些所谓的潞王党羽还好好的跪在城墙根儿下,行刑还未开始。

林清华找到监刑的一名刑部司员,向他询问情况。

那司员见是威毅侯前来,也不赶怠慢,当下一五一十的将事情的详细经过讲了出来。原来,张慎言见皇帝伤势极重,很可能因此不治,所以迁怒于他人,认为是潞王一伙儿造成了现在这不可收拾的局面,故而擅自做主,跳开沐天波,命刑部派人从黄得功大营中将潞王党羽全部提出,押往城外,只等皇帝归天就开刀问斩。

事情既已清楚,想到李香君那哀怨的眼神与梨花带雨的模样,再想起自己与侯方域等人的交情,林清华觉得自己不能见死不救,他对那司员说道:“这些人没有经过会审,也无判斩的公文,不合朝廷规制,暂停行刑。”

司员道:“可是下官是奉了张慎言张大人的命令,况且史阁部与诸位大人都没有异议……”

林清华打断他的话,说道:“你不用说了,我的命令就是暂停行刑!”他将手一挥,召来镇虏军的营长,命令道:“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准行刑,否则你就开枪!”

那营长当即指挥部队围住法场,刀出鞘,枪上膛,将刽子手赶出法场。那刑部带来维持秩序的兵丁自然也不肯退让,双方箭拔弩张,一时之间法场之上杀气腾腾。

那司员见林清华不肯退让,彷徨无计之下,只好派人回顺天府去向张慎言等人禀报。

双方就这么对峙着,人人手心都捏着一把汗。林清华悄悄吩咐一名士兵到军营去,再调两个营前来,以便加强己方实力,以防万一。

援兵未到,史可法却先一步赶来,他骑着一匹马奔进法场,马还未停稳,他即跳下马来,跑到林清华身前,道:“史某来迟一步,险些耽误大事!”

林清华道:“史阁部,昨日朝堂上不是已有成议了吗,凡潞王党羽皆需交黔国公审理,未审明之前,一律暂押大营之中。但今天却突然将他们拉出来处死,这可坏了规制啊!”

史可法将林清华拉到一边,歉然道:“威毅侯莫怪。此事实在是太突然了!”他押低声音,说道:“皇上遇刺以后,伤势不但不见减轻,反而更加重了,如今已是昏迷不醒,所以众臣才会着急,急怒攻心之下,张大人便认为潞王党羽一案事应从权,应立即将所有党羽处死,以免夜长梦多。”

林清华道:“夜长梦多?岂有此理!今日一早我就听说那潞王咽喉中刀,已经死于乱军之中,元凶已毙,党羽能有什么作为?何来夜长梦多之说?况且这么多人,谁是党羽,谁人无辜,你我等人怎能说得清楚?此事依我看,是那张慎言等人发了疯!不过,我就不明白了,史阁部可是明白人,你怎么也同意这么干呢?”

史可法道:“当时史某也是彷徨无策了,心中慌乱至极,以至于未能思虑万全。刚才莫师爷奉侯爷之令前去找我,当时我就觉得自己有些卤莽了,当刑部的人也回去禀报这里所发生的事时,我就更着急了,便急匆匆赶来,所幸来得还算及时。”

林清华道:“那,现在这些人该怎么处理?”

史可法道:“我赶来时已与诸位大人商议了,这些人还是先押回顺天府大牢,待审明之后再行处罚。”他顿了一顿,又道:“威毅侯最好也与我一同返回顺天府衙门,因为有要事与诸位相商。”

史可法口中所说的“要事”看起来确实非常重要,因为大臣们正准备商议立储君之事。按说这立储之事是皇帝的家务,是轮不到大臣门来管的,但现在皇帝处于深度昏迷中,不能言语,而且他又未大婚,更没有子嗣,所以大臣们也只好越俎代庖了。

明朝皇位的继承最讲究的就是血统,按照血统来看,同崇祯皇帝朱由检最亲的是他的祖父明神宗的子孙,即福、瑞、惠、桂四藩王,其中原封汉中的瑞王朱常浩在李自成入陕西后就逃到了重庆,后来张献忠军攻克重庆,常浩全家被杀。另外一个有资格的是福王,但他也已死,所以,目前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就只剩下两个人,一个是惠王朱常润,另一个则是桂王朱由榔。

按照辈分,惠王朱常润与潞王平辈,比桂王朱由榔高了一辈,所以看起来似乎他更合适一些。但事实上,群臣对于拥立何人为储君仍是争执不下,有人认为应立辈分大的,所以惠王朱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