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 (第1/4页)

******************************************************************************

陈子龙对于镇虏军中的一切都很好奇,他终于明白为什么镇虏军的战斗力这么强了。他转过身去,对陪同他参观镇虏军营房的林清华说道:“当年平虏军若能与镇虏军一样的训练,恐怕大明又可多一支劲旅了!”

林清华笑而不答,他心里清楚的很,光有镇虏军的架子是不行的,依明朝的惯例,再勇猛的部队也要交由一名书生来统率,否则的话很难放心,不过,这样一来,军队的战斗力就很成问题了,因为从这个时代的四书五经中爬出来的书生中,很难出现军事家,即使偶尔出那么几个,比如象戚继光、袁崇焕那样的人,也必定会落个鸟尽弓藏的下场。他的镇虏军之所以这么强大,一方面是由于使用新式的训练方法和新式武器装备,而另一方面则是他本人并非是那样的愚忠之人,自然不会将自己的命运交给那群昏聩无能的皇帝朝臣来掌握。

陈子龙从一名士兵手中接过一支快枪,仔细的看了看,说道:“莫非这就是那传说中能在眨眼的工夫射出三发弹丸的快枪?”

林清华道:“确实是快枪,不过没那么神,最多是比鸟枪快上五六倍而已。”

“不错!不错!要是大明的军队都能用上这种枪就好了,那么也就不怕那些鞑子八旗了,而且用它对付那些流寇、反贼也是易如反掌!”陈子龙在林清华的指导下拉开枪栓,口中仍是不停的赞扬着。

“陈大人谬矣!”林清华说道,“其实这世上本无流寇,只不过活不下去的人多了,就自然出现了流寇。所以说,对付流寇最好的武器不是这快枪,而是政治清明。”

“政治清明?何解?”陈子龙问道。

“很简单,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若能做到这一点,就差不多了!”林清华说道。

“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想当年太祖惩贪何其严厉,但却收效甚微。如今天下更是糜烂不可收拾,这可如何是好?”陈子龙叹着气,将快枪还给了士兵,接着说道:“楚国公能亲自陪下官巡视这近卫旅军营,实在让下官好生感动。天色已经不早,不敢打扰楚国公休息,且下官明日也得赶回朝廷复命,不如就到此为止吧。”

林清华望了望陈子龙,心里琢磨着是否将一些现代的观念灌输给这个人,正犹豫间,忽闻卫兵来报,说捉住了一名细作。

林清华与陈子龙对望一眼,林清华吩咐道:“将那人带到我的中军大帐。”随后便与陈子龙一起前往中军大帐。

那所谓的“细作”一见林清华,便“扑通”一声跪倒,口中呼道:“侯爷,不好了,我们家将军薨了!”

这个人林清华以前见过一面,但一时想不起来他是谁,便问道:“你是……”

“小人是郑芝龙将军麾下刘国轩啊!”那人哭丧着脸说道。

“哦,我想起来的,不过你说你们家将军‘薨了’是什么意思?”林清华显然对于“薨”字的含义不太清楚。

不过,站在他身边的陈子龙却是知道这个“薨”字的含义的,他的脸色一变,全然忘记了这是在林清华的大营,抢着问道:“怎么回事儿?人是什么时候死的?你慢慢说来。”

刘国轩哀号道:“此事恐怕慢不得,小人就讲个大概吧!”随后便将长江口所发生的那场战斗简略的讲给二人听。

“……后来,小人就游上了岸,待跑到当地的一个驿站,小人就索要了一匹驿马,连夜奔来,但由于马跑得慢,直到现在才到。”刘国轩终于将事情的原委讲完了。

听完刘国轩所讲的话,二人都愣在那里,半天也说不出一个字来,陈子龙也还罢了,他只是以为这又是一次海盗的大规模入侵,就象嘉靖时的倭寇入侵一样,但林清华就不同了,他所学的历史中可完全没有提到这件荷兰舰队大规模入侵中国的事情。“难道因为我的到来,世界历史居然发生了这么大的改变?”他的心里已经完全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之中了,“我的天呐,这么说来,那整个世界史都要改写了!”

不过,毕竟他已经在这个时代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会开车的司机了,他的心理素质明显的比过去强了许多,所以他很快就从震惊中清醒过来,他望着刘国轩,说道:“你先下去包扎一下,免得伤口又爆裂开。然后我派人护送你前往南京,去给郑森报信。”他命卫兵将刘国轩扶下去包扎腰部的伤口,随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