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 (第1/4页)

椿崧涞饺绱颂锏啬兀俊�

他的话让曹汝霜感慨万千,他想起自己不识时务的贪念名利,最后搞得身败名裂不谈,还累及家人。顿时老泪纵横。并哽咽的说道:“是啊!博文识时务,知进退,比我们强多了。”

胡适见勾起了曹汝霜那段伤心的回忆,便岔开话题笑道:“诸位,看来咱们是白担心了一场。其实我们早就应该料到,博文这个小狐狸是吃不了亏的。现在好了,他找了个冤大头来承担他的风险,他永远当他的和平神棍。咱们是不是该回去了,岛上的事情多着呢。”

段正华见曹老爷子和陈绍宽很是伤感,也挑高兴的话题说道:“各位前辈网来,怎么能就这样回去呢?对了。我得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老板从英国人那里讹了三艘军舰。再过十来天就开到琉球来交接。”

陈绍宽激动了起来,欣喜的问道:“真的?真的吗?都是些什么军舰?”

“真的,这么大的事情我怎么能骗您啊?一艘重巡洋舰,两艘驱逐舰,不过都是美国在一战后造的老军舰。”

陈绍宽作为筹建中的海洋大学校长,手头上连一艘军舰都没有,他当然不会嫌弃。更何况美国一战后造的重巡洋舰,连国民政府海军都没有几艘。现在给他教学用,简直是绰绰有余。

“好,真是太好了!博文这小子说到做到,竟然真给我搞到了军舰。”陈绍宽刚才那不快的心情一扫而空,哈哈大笑的赞了起来。

曹汝霜的心情也好了起来,对身边的杜月笙说道:“杜老板,你和胡校长一样,都是第一次到维和公司的基地来,要不让正华带领咱们参观参观博文的老窝。”

“好,好,我早就想过来看看,那就有劳曹先生和段经理了。”杜月笙笑着点头应道。

段正华连忙打开了会议室的大门,请大家参观公司的基地。

众人兴致勃勃的爬上留守队员的吉普车,在段正华的介绍下进行参观。

当参观到机场的跑道边时,听见东面练场上传来阵阵的枪声。

“基地不是没有几个队员了吗?怎么枪声这么猛啊?”曹汝霜不解的问道。

“呵呵,那是保全公司的队员回基地轮,现在他们正在合成练场进行射击练,大家要不要去看看?”段正华立即解释道。

胡适摇头笑道道:“我们就不去了,还是让他们安心练吧。”

“段经理,是不是你们的队员都需要回炉崔练啊?”陈绍宽对射击练不感兴趣,但对保全公司队员们的轮非常感兴趣。

段正华点头说道:“是的,韩经理那边的保全队员,必须轮流回基地强化练。我们不但轮流练,而且还轮流休假。等菲律宾美军基地的那奶多名维和队员完成记练后,他们将开赴中东替换一部分队员回来休假。”

接着又给大家介绍了维和公司和保全公司员工的福利待遇,听介绍的陈绍宽点头叹道:“难怪队员们死心塌地的给博文干啊!每月这么高的薪水,而且把官兵的家眷安排的妥妥帖帖,甚至还有轮流休假,**的待遇不及你们的十分之一啊!”

“陈校长,这是不好比的。我们是公司,他们是军队,两者之间没有任何的可比性。”

胡适点头同意道:“是啊!博文才养多少人,如果国民政府也像他这样养兵,蒋某人砸锅卖铁也养不起啊!”

“胡校长所言极是,军队打仗只会花钱,博文养兵是来赚钱 这两者之间有天壤之别啊!”杜月笙哈哈大笑道。

“那你们现在有多少人?每年的开支有多少?”陈绍宽这个老军人打破沙锅问到底。

段正华如数家珍的介绍道:“保全公司那边现在有一千六百多人,他们分别从事军调保全、联总物资押运、香港启德机场保卫、香港出入境管理。维和公司现在不足五千人,除在菲律宾练的八百队员外,其他分别从事中东维和、日本维和的工作。每年发薪水需要一千四百多万美元,好在我们的食品和军火有美国供应,不然我们的开支最起码需要两千万美元。”

“另外我们在纽约的联合国总部,还有个两百人的国际安全局势研究中心,以及一个分队的维和队员,不过他们的薪水由联合国秘书处承担。”

不到七千人的部队,在陈绍宽这位前**上将看来实在算不上什么,但对他们这庞大的开支还是非常震惊。如果算上武器装备,这简直就夸张到了极点。他甚至暗中盘算,如果这笔钱用在**身上。应该能养一个整编师。

同时他也对这不到七千人,却四分五裂的分散在世界各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